摘要
肖国镇先生(1934.09.23-2016.11.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我国现代密码学研究的开拓者,民用密码学研究的倡导者。他提出的相关免疫函数的频谱特征化定理,被国际上称为Xiao-Massey定理,已成为流密码理论研究的奠基性定理。肖国镇先生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半个多世纪,由他领衔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研究团队为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一大批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领域的优秀人才。这些学者有些已成为国际密码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有些为我国密码研究与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我国这一重要领域的中流砥柱。
作者
何大可
沈八中
邢朝平
冯登国
任剑
谷大武
胡予濮
张玉清
张卫国
HE Dake;SHEN Bazhong;XING Chaoping;FENG Dengguo;REN Jian;GU Dawu;HU Yupu;ZHANG Yuqing;ZHANG Weiguo(Informations’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1756,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s,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071,China;School of Cyb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Institute of Softwa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864,China;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East Lansing,MI 48824,USA;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出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何大可,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数学系1962级学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79届应用数学专业惟一研究生,1992~199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常委,1993年晋升教授。长期从事密码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的研究、教学与工程实践,培养博士、硕士100余名。曾担任西南交大CSCSI所长(1995-)、第四届铁路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组组长(2000-),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并行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1998-)、国家高性能计算(成都)中心主任(1997-),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四、第五届),中国密码学会(筹)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选为中国密码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E-mail:dkhe_scce@swjtu.cn;沈八中,国家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执行院长,陕西省区块链与安全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荷兰莫尔斯BV计算机公司、美国里海大学电子工程系和美国昆腾公司,分别担任研究员、兼职教授和主任工程师职位。1999年7月至2017年5月,在美国博通公司任职,为博通公司杰出工程师、技术总监。2017年加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国际著名的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拥有194项美国专利。所研发设计的各类通信和编码系统进入了7个国际标准,参与设计了世界第一片具有高阶调制及TURBO编码技术的卫星电视机顶盒芯片。目前研究方向包括5G/6G无线通信及其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非线性信息通信网络的技术和算法、网联无人驾驶车、区块链等。E-mail:bzshen@xidian.edu.cn;邢朝平,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长期从事密码、编码、安全多方计算、代数数论等方面的研究。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曾获得新加坡国家科学奖,并聘为荷兰Leiden大学Kloosterman访问讲席教授、德国洪堡学者等。在美密会、欧密会、亚密会、TCC、PKC上发表文章10多篇,在计算机理论会议STOC、SODA、ICALP、CCC发表论文10多篇。在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发表编码论文近70篇。目前任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Finite Fiel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等多个SCI期刊编委。E-mail:xingcp@sjtu.edu.cn;冯登国,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工作,在《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Journal of Crypt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Crypto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研制国际和国家标准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担任过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荣誉。E-mail:fengdg@263.net;任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网络安全实验室主任。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分布式网络存储、电子投票、云计算安全、隐私保护通信和物联网。2009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教师早期职业发展(CAREER)奖。担任IEEE ICNC'17的TPC主席,ICNC'18的大会主席。从2019年起担任ICNC的执行主席。目前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和《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期刊编委,以及《IET Communications》副总编。E-mail:renjian@msu.edu;谷大武,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领军人才。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讲座教授。长期从事密码学与计算机安全领域研究,承担国家973、863、自然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一批国家、省部级和骨干企业课题的研究任务。在国际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四项,获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基金会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育才奖等。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等。E-mail:dwgu@sjtu.edu.cn;胡予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密码学会监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密码学。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六项,其中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二等奖两项(分别排名第一,第二)、三等奖三项(分别排名第一,第五,第五)。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本。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等。最杰出的研究工作为2015年攻破了著名的GGH多线性映射及相应的众多密码方案。多次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名师称号,2007年、2008年被评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六),2011年获得“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15年再次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2016年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并获得第一届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E-mail:yphu@mail.xidian.edu.cn;张玉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IEEE S&P、ACM CCS、Usenix Security等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国家863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攻击与防护、安全漏洞挖掘与利用、人工智能与安全、物联网安全等。E-mail:zhangyq@ucas.ac.cn;张卫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对称密码学和伪随机序列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上。个人主页:https://web.xidian.edu.cn/wgzhang。E-mail:zwg@xidi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