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种族意识与个体认同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对身份与种族,个体与群体有着敏感书写的小说。阿米尔经历了三次空间变化,使得他的种族意识和个体认同也发生了变迁。从阿米尔的童年到中年,正是他迷失自我身份到最终确定身份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种族,且与他美籍阿富汗裔身份和解的过程。
作者
高炜博
机构地区
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6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
空间流转
种族意识
个体认同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王文秀.
飘泊与归根——后殖民视域下《追风筝的人》之解读[J]
.文化学刊,2020,0(2):100-102.
被引量:1
2
陈亚捷.
自我的迷失与追寻——《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形象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9):54-55.
被引量:2
3
赵楠,王永宏.
以多重思考维度谈《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自我认同[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7):145-14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李丹.
放逐灵魂的流浪——解读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71-74.
被引量:6
2
李争,张秀丽.
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找寻——读《追风筝的人》[J]
.学术界,2013(2):229-236.
被引量:13
3
岳丽.
《追风筝的人》中的父亲形象[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2):37-38.
被引量:8
4
林芊芊.
《追风筝的人》哈桑悲剧命运分析[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4(4):5-8.
被引量:3
5
曾志宏.
《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对身份认同感的追逐[J]
.电影文学,2014(4):75-76.
被引量:10
6
王育平.
论胡赛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认同政治[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1):38-42.
被引量:5
7
陶家俊.
身份认同导论[J]
.外国文学,2004(2):37-44.
被引量:528
共引文献
2
1
杨景雯,胡笑瑛.
The Kite Runner:Amir’s Betrayal and Redemption[J]
.海外英语,2021(2):237-238.
2
张敏.
《追风筝的人》中主要人物之尼采式悲剧审美解析[J]
.戏剧之家,2021(21):192-193.
同被引文献
4
1
江方倩.
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的自我救赎[J]
.文学教育,2015(22):30-31.
被引量:2
2
王书艳.
迷失与毁灭——《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形象的精神生态解读[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35(4):37-41.
被引量:2
3
周学幸.
探讨《追风筝的人》成长与救赎——从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分析解读[J]
.今古文创,2021(44):13-15.
被引量:1
4
陈思彤.
《追风筝的人》阿米尔自私懦弱形象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9,0(3):142-14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王雅楠,徐天姿,刘祥海.
对《追风筝的人》的精神生态学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2):69-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琳.
《追风筝的人》中的叙事结构与友谊主题探究[J]
.文化学刊,2024(9):111-114.
被引量:1
1
晏青,沈成菊.
从空间赋值到关系嵌入: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转向[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41(1):153-158.
被引量:22
2
翟晓媛,王阿芳.
个体的创伤与复原--以创伤理论分析《追风筝的人》[J]
.海外英语,2020(23):228-229.
3
滕旋.
印度现实题材电影的再解读——以电影《摔跤吧!爸爸》为例[J]
.枣庄学院学报,2021,38(1):102-107.
今古文创
2020年 第4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