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土地保护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土地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适宜农耕。分析了加强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影响黑土地保护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黑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
孙羽
冯延江
王麒
宋秋来
曾宪楠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出处
《山西农经》
2020年第24期109-110,共2页
Shanxi Agricultural Economy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107)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LBH-Q18137)
黑龙江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关键词
黑龙江
黑土地保护
影响因素
分类号
F32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作者简介
孙羽(1980-),女,黑龙江大庆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研究方向:耕作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8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1
李然嫣,陈印军.
东北典型黑土区农户耕地保护利用行为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7(11):80-91.
被引量:64
2
朱利群,张大伟,卞新民.
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1,42(1):81-85.
被引量:86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李家仁.
稻草还田增产效果的研究[J]
.土壤肥料,1994(1):16-19.
被引量:15
2
罗珠珠,黄高宝,张国盛.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表土容重和水分入渗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4):7-11.
被引量:76
3
李月华,郝月皎,李娟茹,王英霄,许永红.
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养分及物理性状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05,9(4):25-27.
被引量:17
4
吴婕,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禄.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192-195.
被引量:177
5
卢萍,单玉华,杨林章,韩勇.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溶液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6,43(5):736-741.
被引量:64
6
顾克礼,刘世平,郭勋斌,张秀美,田文科,蒋植宝,王力扬,陈洪礼,张永泰,谢云峰,袁秦.
超高茬麦田套稻麦秸全量自然覆盖还田对土壤肥力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06,22(4):410-414.
被引量:10
7
王春华,梁流涛,高峰.
国外农地保护政策与措施对我国的启示[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2):61-64.
被引量:12
8
孙海国.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1996(3):20-22.
被引量:11
9
林咸永,章永松,何念祖.
秸秆的施用方法对三熟制稻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23(3):273-276.
被引量:12
10
徐世宏 郎宁 李如平等.稻草隔层免耕抛秧新技术研究.杂交水稻,2006,1(1):127-129.
共引文献
148
1
孙志祥,韩上,武际,李敏,王慧,程文龙,唐杉,朱林.
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9):9-13.
被引量:12
2
胡明芳,赵振勇,张科.
周年秸秆还田量对南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4):1-6.
被引量:7
3
李泽媛,郑军.
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的研究脉络和趋势探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16-26.
被引量:28
4
Yuefeng CUI,Tiegang LU,Guocai SUN,Guiyan WANG,Jian WANG,Wenjia HUANG.
Effects of Straw Utilization Methods on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Yield of Japonica Rice in Northern China[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20,12(1):44-49.
5
齐甜,畅倩,姚柳杨,赵敏娟,Hsiaoping Chien.
农业保险促进保护性耕作了吗?——以三大粮食主产区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7):75-83.
被引量:10
6
吴俊松,许明敏,王小华,杨海水,刘晓菲,戴亚军,卞新民.
水稻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5,46(1):203-209.
被引量:14
7
葛立立,王康君,范苗苗,马义虎,张乐,刘立军.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与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1-6.
被引量:31
8
侯贤清,李荣,韩清芳,贾志宽,王维,杨宝平,王俊鹏,聂俊峰,李永平.
轮耕对宁南旱区土壤理化性状和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2,49(3):592-600.
被引量:47
9
李娟,李军,尚金霞,贾志宽.
轮耕对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7):867-873.
被引量:39
10
安辉,刘鸣达,王厚鑫,郝旭东,王耀晶.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对稻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2,26(3):581-586.
被引量:45
同被引文献
68
1
李发东,岳泽伟.
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实现粮食安全与固碳增汇协同发展[J]
.中国发展,2021,21(6):66-70.
被引量:5
2
王立华,王春红.
东北地区黑土地退化的原因及保护措施[J]
.江西农业,2019,0(22):48-48.
被引量:10
3
窦森.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高值化利用工程[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0,42(5):473-476.
被引量:11
4
曹克丽,邱璐,万欣,宋元春,胡咏梅.
土壤消毒法及其在土传病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2):32-38.
被引量:5
5
黄勇,杨忠芳.
中国土地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地质通报,2008,27(2):207-211.
被引量:29
6
雷国平,代路,宋戈.
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7):243-248.
被引量:39
7
张之一.
关于世界黑土分布的探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4):59-60.
被引量:14
8
王庆仁,李继云,李振声.
高效利用土壤磷素的植物营养学研究[J]
.生态学报,1999,19(3):416-421.
被引量:111
9
吴艳玲.
黑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2011(3):12-14.
被引量:4
10
王帅,窦森,王晓平,朱伟宁,邵晨.
真菌及混合菌对玉米秸秆类腐殖质形成和转化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4):773-77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8
1
姜宁,王斌,谢永刚.
黑龙江省黑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3):98-104.
被引量:8
2
刘红霞.
黑土地保护必要性及措施的思考[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130-131.
被引量:1
3
刘丹,金凤有,侯林,王可答.
探析完善黑土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J]
.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2):112-113.
被引量:1
4
谷柏奇.
黑土地保护的途径与措施[J]
.农村实用技术,2022(6):118-119.
被引量:2
5
张环宇,陈怡兵,崔佳慧,马玉涛.
浅析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地退化与保护治理[J]
.中国农技推广,2022,38(12):61-63.
6
胡涵清,尹梦月,沈剑波.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黑土地研究现状与演变[J]
.农业展望,2022,18(11):90-95.
7
周雪,崔俊涛,李明堂,刘淑霞,王呈玉,王继红,吴景贵,高强.
土壤微生物助力东北黑土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与发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44(6):679-687.
被引量:7
8
崔佳慧,吕岩,张环宇,马玉涛,赵强,刘祥辉.
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主要技术模式应用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23(8):142-14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陈晓娟.
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植树造林政策探讨[J]
.新农民,2024(21):16-18.
2
刘亚男,吴克宁,李晓亮,李潇.
基于黑土地保护目标的省级尺度土地类型划分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
.地理科学,2022,42(8):1348-1359.
被引量:10
3
李清,苗淑杰,乔云发.
基于耕作指数评价东北风沙土肥沃耕层构建周期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2023,39(5):109-115.
被引量:1
4
李睿,吴秋梅,赵归梅,胡文友,田康,黄标,吴祥为,刘峰,赵玉国,赵永存.
我国黑土地农田土壤除草剂残留特征研究及展望[J]
.环境科学,2023,44(4):2395-2408.
被引量:8
5
朱宝国,匡恩俊,滕占林,孟庆英,王囡囡,冯浩原,邱磊,高雪冬,张春峰.
不同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大豆植株生长、抗病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23,60(5):1127-1133.
被引量:7
6
张娜,杜国明,张瑞.
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黑土地质量理论解析[J]
.资源科学,2023,45(5):926-938.
被引量:2
7
王梓宁.
国内外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分析[J]
.当代农机,2024(1):63-64.
8
魏旭明.
吉林公主岭市黑土地保护利用实践[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34):57-57.
被引量:1
9
邓海艳,罗付香.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技攻关路径研究与应用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24(6):89-93.
被引量:1
10
王天佑,丁万隆,尹春梅,王蓉,李勇.
栽培年限的增加对人参根区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4,46(2):255-263.
1
王红茹.
如何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J]
.中国经济周刊,2021(5):49-51.
被引量:3
山西农经
2020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