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底线思维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底线思维的基本特征(一)底线思维具有现实性“社会主义要成为科学,就必须置于现实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巨大的生命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取得成功。底线思维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维方法,底线思维的提出与我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大背景息息相关,随着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守底线,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措施都应从“实”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化解现实风险,运用底线思维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作者 易于
机构地区 贵阳学院法学院
出处 《理论与当代》 2020年第11期6-8,共3页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