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数字人文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引发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逐步深化。时至今日,数字人文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值得重视的强大力量,并且愈来愈深入地进入学术生态、知识生产的核心之中,成为一种数字时代人文学术知识生产的重要内在驱动力。虽然数字人文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随着我国学术界对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著述日渐丰富。
作者
李欢
机构地区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出处
《互联网天地》
2020年第11期18-23,共6页
China Internet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学术生态
人工智能
内在驱动力
人文学术
融合应用
大数据
交叉融合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5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85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陈静.
复数的数字人文——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数字人文[J]
.中国比较文学,2019,0(4):14-28.
被引量:17
2
张正.
数字人文的工具属性研究[J]
.图书馆研究,2019,49(5):19-23.
被引量:10
3
风笑天.
推动与引领:《社会学研究》三十年来的方法研究论文回顾[J]
.社会学研究,2016(6):49-72.
被引量:27
4
郑容坤.
人工智能风险的意蕴生成与治理路径[J]
.党政研究,2020,0(2):108-118.
被引量:7
5
欧阳剑,彭松林,李臻.
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J]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15-24.
被引量:43
6
李点.
数字人文的理论与方法之争[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4(6):1-5.
被引量:14
7
谭光辉.
数字时代人文学科的机遇和挑战[J]
.江海学刊,2018(3):198-205.
被引量:8
8
孟建,胡学峰.
数字人文:媒介驱动的学术生产方式变革[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4):24-28.
被引量:30
9
唐魁玉.
交叉学科研究的认识论基础——以科学哲学和知识社会学为视角[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1-5.
被引量:6
10
蒋万胜.
论人工智能的两种存在形态及其社会影响[J]
.北方论丛,2019(3):143-14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65
1
园田茂人,张汝立.
职业评价的中日比较——SSM调查与哈尔滨市调查的比较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0(1):112-123.
被引量:6
2
李强,邓建伟,晓筝.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社会学研究,1999(6):1-18.
被引量:297
3
风笑天.
社会学者的方法意识和方法素养[J]
.社会学研究,1999(2):123-124.
被引量:19
4
李冬莉.
简评典型组讨论方法的应用[J]
.社会学研究,1998(1):50-56.
被引量:3
5
人文科学的定量分析试探[J]
.文艺理论研究,1992(1):43-43.
被引量:1
6
林彬.
论社会学方法的发展趋势[J]
.社会学研究,1992(3):92-96.
被引量:7
7
李小方.
从狄尔泰到韦伯——评反实证主义社会学[J]
.社会学研究,1988(1):78-89.
被引量:21
8
卢汉龙.
调查问卷的意义界定[J]
.社会学研究,1987(3):83-87.
被引量:5
9
李宁宁.
人际关系的两种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法与参照测量法的对比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87(2):81-86.
被引量:3
10
陈向明.
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J]
.社会学研究,1997(6):82-91.
被引量:63
共引文献
285
1
祁天娇.
从历史档案到历史大数据:基于威尼斯时光机十年路径的探索[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5):116-129.
被引量:16
2
夏翠娟.
构建数智时代社会记忆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理论与实践探索[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5):86-102.
被引量:29
3
万安伦,黄婧雯.
论数字人文与数字出版[J]
.印刷文化(中英文),2020(1):123-130.
被引量:10
4
路伟东.
数字人文时代的“数字运河”基础数据平台建设[J]
.运河学研究,2021(2):55-67.
被引量:2
5
王辉,葛辰炎.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内在逻辑、应用路径及发展策略[J]
.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2022(2):95-104.
6
孟建,胡学峰.
数字人文研究:超学科方法论的一种认知与阐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13-17.
被引量:12
7
赵薇.
数字时代人文学研究的变革与超越——数字人文在中国[J]
.探索与争鸣,2021(6):191-206.
被引量:36
8
曹雨佳.
文旅融合时代红色资源数字化建设与推广[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21(4):117-121.
被引量:7
9
梅立润.
人工智能如何向善:基于技术威胁与国家责任的思考[J]
.社会主义研究,2022(6):105-113.
被引量:5
10
范军,钟准健.
数字人文视域下学术出版的数字变革与发展启示[J]
.中国数字出版,2024,2(3):46-5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陈彬.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人工智能”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A02):279-282.
被引量:20
2
邓娜,王春枝,叶志伟,张明武,肖亮.
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对分课堂的人工智能课程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8(7):52-54.
被引量:7
3
张永梅,彭炯,赵家瑞,杜治蓉,徐敏.
人工智能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2Z):118-120.
被引量:1
4
黄青华.
人工智能时代“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3):49-51.
被引量:6
5
韩龙,宣丽萍,郭明良,王国新,常国祥.
“人工智能”新概念下的智能控制系统课程改革[J]
.高师理科学刊,2020,40(8):89-9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付荣荣,孟宗,张玉燕,刘永红.
人文元素——“人工智能”公选课程教学催化剂[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2,44(6):58-60.
1
陈涛.
从技术视角看数字人文实践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0,32(9):4-4.
被引量:1
2
冉从敬,何梦婷,黄海瑛.
数字人文视阈下的比较文学可视化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41-152.
被引量:4
3
杨金庆,程秀峰.
“技术”与“人文”并重:智慧图书馆实现技术路径及构建模式探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11):22-27.
被引量:23
4
于蒙蒙.
技术异化对人主体性的背离——以智能电子产品为例[J]
.理论建设,2020,36(5):107-112.
被引量:6
5
贾楠,黄珊,洪江峰,王艺,鬲雨妍,吕晔,尹晓然.
临床医学生共情能力现状调查——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9):1144-1149.
被引量:15
6
杨思贤,刘继红.
行动类型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的社会学思考[J]
.江苏高教,2020(12):128-131.
被引量:4
7
熊庆年.
学术环境治理也需要“封山”“休渔”[J]
.高等理科教育,2020(6).
8
刘雪琴.
让“技术”与“人文”一路同行——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20(33):132-133.
9
魏晓琳.
是枝裕和的影像空间:都市漫游者、乡愁乌托邦与“想象共同体”[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0(9):83-86.
被引量:1
互联网天地
202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