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對元刻通鑑現存印本實物的重新核查排次,初步梳理了其傳刻本的文字源流,嘗試評判了前代學者的校勘得失,並在此基礎上,列舉中華書局標點本脱誤一百零八條。經過系統校勘可發現,相對於元刻初印本,胡克家本存在先天不足,又有後天造成的人爲缺陷。其權威地位的形成,是由前人對元本胡注系統認知的不全面造成的,又在歷史發展中形成慣性。中華書局標點本在底本選擇上存在偏差,儘管經過細緻校勘,仍保留了胡本的不少脱誤。從今天公衆的閲讀要求看,有必要在更换底本的前提下,重新點校一部更高質量的《通鑑》胡注。
出处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7-186,234,共31页
作者简介
郭立暄,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