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州县衙门档案中的诉讼文书是研究中国司法制度的重要文献。在《南部档案》里,“票”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名称繁杂,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征显著。其并非只是传唤到庭的命令书,在庭审前的不同阶段,因案情的需要还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如单一的调查、取证、差唤,及兼具多种功能的人证传唤等,是案件审理的基础环节。差票中的拘提、差缉一类的术语为我们辨析案情、判定案件性质提供了依据。衙门将多种功能合为一票的做法,不仅提高了机构的办事效率,还降低了当事人的人力、物力消耗,是爱惜民力、规范管理的体现。在清末的法制改革中,差票渐趋专业化,分类也更为明确。
出处
《北大法律评论》
2019年第1期38-65,共28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11ZD&0093)、《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与研究及全文数据库建设》(13&ZD108)、《清代巴县衙门档案整理与研究》(16ZDA126)资助
作者简介
吴佩林,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