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硅锰及加热速率对铁素体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研究通过使用7种不同硅、锰含量的钢种,揭示了硅、锰成分和加热速率对铁素体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这与现代高强度钢渊AHSS冤的开发密切相关.通过原位二维X射线衍射渊2DXRD冤和非原位扫描电镜渊SEM冤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再结晶动力学.实验观察到的再结晶起始温度渊Ts冤的差异与Si、Mn含量和加热速率有关,可用非等温JMAK模型和改进的Cahn溶质拖曳模型来描述.改进的Cahn模型近似地考虑了溶质原子与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这种作用能依赖于晶界上的Si、Mn含量和Wagner相互作用参数.相对于参照钢种渊没有Si和只有少量Mn的钢种冤,Si、Mn原子对提高Ts的协同贡献高于Si、Mn浓度影响的简单叠加.这意味着,Si、Mn原子的相互作用,导致了Ts的额外上升,即耦合溶质拖曳效应.在再结晶的后期,我们用扫描电镜渊SEM冤研究了再结晶晶粒的数量密度变化和生长速率.观察揭示了再结晶晶粒的非随机形核、法线方向的晶粒早期撞击和非恒定生长速率.
出处 《水钢科技》 2020年第3期57-73,共17页 Shuigang Science & Technology
作者简介 高长益(1964-),男,钢铁冶金研究员,从事钢铁冶金技术工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