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率高,约占腺癌的54.5%、非腺癌的15.1%[1]。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相比于化疗显著提高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是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二代(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和三代(奥希替尼)TKI治疗后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耐药,且耐药机制不尽相同。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的主要耐药机制(约占50%)为T790M突变[2]。
出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1-95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作者简介
王小艳(1983-),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肺癌的诊断和综合性治疗,E-mail:3255076@qq.com;通信作者:汪睿,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胸部肿瘤的鉴别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以及肺癌药物临床研究,E-mail:wr7712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