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变量"。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耦合优势,通过创新教育内容供给、创新教育语言体系、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创新教育互动机制,真正让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强起来、活起来。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17,共3页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XKS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徐园媛,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教授(重庆400074);旷媛园,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重庆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