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视艺术中VR技术的审美构建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由此也推动了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在技术构成层面,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与技术的创新息息相关,从无声电影直至当下VR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全面介入。然而,VR技术在影视艺术中还尚未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本文将以技术美相关原理为基础,对影视艺术中VR技术的审美体系进行初步构建。
作者
李婉倩
机构地区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6期126-127,共2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影视艺术
VR
审美
技术美
分类号
J93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李泽厚.
谈技术美学[J]
.文艺研究,1986(6):4-5.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32
1
张璐璐,唐睿.
数字技术与中国魔幻电影的奇观图景建构[J]
.中国美学,2024(1):237-247.
2
李慧敏.
考古类纪录片中的技术美学探析[J]
.电视研究,2023(11):75-78.
被引量:3
3
吴晓勇.
二胡作品中的意境及其表达[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2):21-27.
被引量:2
4
左继华.
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与大众审美接受[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
被引量:3
5
郑家佑.
从商品生产看商品使用价值的多重性[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4,15(3):58-61.
6
胡奕颢.
3D电影美学初探[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4):86-90.
被引量:29
7
陈鹏.
中国电影特效发展的环境、矛盾与对策[J]
.当代电影,2012(8):4-10.
被引量:11
8
许多军.
二胡表演中的氛围营造和意境美[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177-181.
被引量:7
9
王志强.
浅论电影创作中的技术与艺术——由《少年派》引发的技术美学思考[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5):102-103.
10
罗显勇.
论“视觉热点”和“电影奇观”对3D电影语言的拓展[J]
.当代电影,2013(10):172-17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
1
汪代明,张金华.
电子游戏挑战电影观念体系[J]
.当代文坛,2006(6):127-128.
被引量:2
2
李娜.
国内学生影像创作传播渠道试析[J]
.电影评介,2012(18):1-4.
被引量:3
3
迟莹博,张静谦.
虚拟现实技术前景及应用[J]
.中国建设信息,2014,0(22):35-37.
被引量:4
4
李蕊,舒也.
数字影像革命与中国独立影像的未来[J]
.社会科学家,2017,32(3):155-160.
被引量:2
5
史鸿文.
论中华水文化精髓的生成逻辑及其发展[J]
.中州学刊,2017(5):80-84.
被引量:16
6
刘红梅.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选择[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127-130.
被引量:1
7
颜杏杰,周蓉,王红利,何洁,王友情.
“VR/AR”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J]
.当代旅游,2019(2):263-264.
被引量:3
8
胡军强.
“VR+文化”背景下闽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0(9):84-86.
被引量:3
9
李静.
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必然性[J]
.中国包装工业,2013,21(8X):108-10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倪莉.
基于VR/AR技术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J]
.今古文创,2020(22):47-48.
被引量:5
2
纪晓燕.
论VR+对媒介传播生态的重构[J]
.中国科技投资,2020(26):49-50.
3
刘闽军,邹炜麒,陈伟鸿,戴锦彬,李政频.
浅谈当下影视技术在观影体验中的应用[J]
.文化产业,2022(12):43-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钟志容.
基于5G VR+短视频新媒体技术的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研究——以肇庆端砚文化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9):55-58.
被引量:3
2
霍玺宇.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传播策略与受众审美体验[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13):108-110.
被引量:1
3
陈哲.
基于5G+VR/AR技术的文化传播——以“杨靖宇将军红色文化”为例[J]
.中国报业,2023(16):136-137.
被引量:1
4
仇泸毅,周湘皖.
AR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与逻辑进路[J]
.新媒体研究,2023,9(22):35-39.
被引量:1
5
廖雨茜.
“一带一路”背景下VR技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4,14(15):104-106.
6
蒋夕欧.
基于AR技术的楚丝织品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J]
.西部皮革,2025,47(1):46-48.
7
闫文煜.
网络影视观影新机制与创作新路径探析[J]
.网络视听,2025(1):109-111.
1
温馨.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技术美学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20,21(6):73-74.
被引量:1
2
陈秀逸.
技术美学视域中的摄影美学[J]
.文学少年,2020,0(3):0045-0045.
3
贾令堃,黄一如.
住宅体形系数与能耗关系的再解读[J]
.住宅科技,2019,39(12):43-49.
被引量:3
4
张远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构建能力培养的作用与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20(24):85-85.
被引量:1
5
孟翊洁,周巩固.
纳粹大屠杀的历史化问题--布罗扎特与弗里德兰德之争[J]
.史学月刊,2020(5):128-136.
被引量:1
6
刘存有.
当代水墨画审美构建的现实主义需求——我的水墨人物画创作反思[J]
.美术观察,2020(8):138-139.
7
吴姗珊.
人工智能写作是未来文学形态的先导[J]
.智慧中国,2020(7):87-89.
8
李隽.
中国无声电影时期的“声音景观”与现代性观念的形成[J]
.电影新作,2020(2):88-93.
被引量:3
9
姚金奇.
推进企业业财融合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20(11):108-108.
被引量:13
10
闫雨.
我国反贿赂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协调[J]
.社会科学家,2020(5):115-120.
被引量:2
戏剧之家
2020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