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诊断冠心病的方法较多,从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超声心动图药物负荷试验、超高速螺旋CT等项检查,但目前为止,上述检查仍不能代替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目前仍为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检查手段,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及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于1958年由Sones首先用于临床,1967年经Judkins改进得以广泛应用,为当代介入性治疗技术奠定了基础.近些年来,冠状动脉造影术大大拓宽了冠心病的其他介入性治疗技术,如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经皮冠状动脉内定向旋切术、经皮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等介入性技术.这些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开创了冠心病非药物治疗新纪元.以往不论是冠状动脉造影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方法,依据患者病情而采用不同类型的导管,沿股动脉逆向插入冠状动脉处(或狭窄部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术.以往冠状动脉介入路径大多经股动脉路径,由于股动脉路径的局限性比较明显,如术后必须制动24小时,血栓栓塞尤其是肺栓塞的风险增加,血肿、出血的风险增加等.因此,目前的冠状动脉介入路径倾向经桡动脉路径,这不只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开创了一个微创化介入的新模式.近些年来经桡动脉路径取代经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术已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欢迎.
出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6期5-5,共1页
Capital Food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