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宋元到明清,中国山水画空间发生了诸多变化:从卷轴到册页,从大景到小景,从全景到截景,从远景到近景,从无人到有人,从水墨到墨彩,等等。这诸多变化共同源于古人在山水中寄寓情感的转向,源于古人观看山水方式的转变,而其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古人天人观念的转变,即从老庄式的天人合一转向禅宗式的天人合一。这一演变,是古人对于人类生命与宇宙生命不断深入认识与思考的结果。
出处
《艺术传播研究》
2020年第1期34-44,共11页
Journal of Art Communic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明清题画诗文图关系的演变”(项目编号:17YJAZH08)成果。
作者简介
王韶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