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认奘不认坟”到“认奘又认坟”:德昂族丧葬文化变迁研究 被引量:3

Temple and Graveyard:A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ang Funeral 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德昂族丧葬文化传统中,奘房和坟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受南传佛教影响,德昂族形成了"认奘不认坟"的丧葬文化传统。但是近10年来,德昂族的丧葬文化发生剧烈变化,逐渐形成"认奘又认坟"的丧葬文化传统。在此过程中,德昂族主动借鉴主流政治话语及发掘本民族孝文化传统,赋予丧葬文化变迁以合理性,进而完成丧葬文化再生产,呈现出文化自觉的特征。
作者 熊威 Xiong Wei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20年第4期144-150,共7页 Cultural Heritage
作者简介 熊威(1991-),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37

  • 1赵孟雄,杨鸿荣.纳西族丧葬仪式变迁及文化象征意义分析[J].思想战线,2010,36(S1):1-5. 被引量:5
  • 2罗开玉.古代西南民族的火葬墓[J].四川文物,1991(3):5-12. 被引量:6
  • 3董磊明,聂良波.均衡与混乱的变奏——一项关于农村丧葬变迁的考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119-124. 被引量:16
  • 4卢文静.《死亡之礼--哈尼族丧葬习俗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哈尼学研究所编.《中国哈尼学》第3辑,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 5甘俊琳.《西双版纳哈尼族丧俗刍议》,李期博主编.《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 6李少军.《哈尼族传统敬神,招魂、驱鬼仪式的哲学解读》,中央民族大学哈尼学研究所编.《中国哈尼学》第3辑.
  • 7[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8[6](美)斯科特.国家的视角[M].王晓毅,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 9段伟菊.《祖荫下的西镇人》,载庄孔韶等著《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10郭于华.《生命的续存与过渡:传统丧葬礼仪的意识结构分析》,见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第148页.

共引文献58

同被引文献48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