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栽培模式对黄芪产量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芪主要产自我国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在我国各地多有栽培。由于其药用价值明显,我国在其栽培和种植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将针对不同栽培模式对黄芪生长的影响进行探究,目的在于提高黄芪产量,更好发挥黄芪的药用价值。
作者
郭霞勤
机构地区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政府
出处
《新农民》
2020年第14期46-46,共1页
New Farmers
关键词
栽培模式
黄芪产量
影响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毛正云,陈宏宇,李有林.
不同栽培模式对黄芪产量及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1):52-52.
被引量:2
2
周兵.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20,0(9):12-14.
被引量:6
3
黄亮.
不同栽培模式对黄芪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5):72-7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邹应斌.
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54-262.
被引量:71
2
胡雅杰,张洪程,龚金龙,龙厚元,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李德剑,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
抛秧栽培技术模式及其高产形成规律与途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2):109-117.
被引量:17
3
于林惠,李刚华,徐晶晶,凌启鸿,丁艳锋.
基于高产示范方的机插水稻群体特征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12,26(4):451-456.
被引量:52
4
张洪程.
钵苗机插水稻生产特点及其利用的核心技术[J]
.农机市场,2012(8):19-21.
被引量:52
5
周正春,周爱珠,张玉屏,朱德峰.
不同秧龄双季双抛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3,19(2):35-36.
被引量:6
6
张洪程,朱聪聪,霍中洋,许轲,蒋晓鸿,陈厚存,高尚勤,李德剑,赵成美,戴其根,魏海燕,郭保卫.
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1):50-59.
被引量:161
7
胡雅杰,邢志鹏,龚金龙,刘国涛,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郭保卫,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
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动态特征及高产形成机制的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5):865-879.
被引量:106
8
李国祥.
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及其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4(5):4-12.
被引量:92
9
艾治勇,郭夏宇,刘文祥,马国辉,青先国.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的变化[J]
.作物学报,2014,40(7):1320-1329.
被引量:27
10
唐海明,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
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20(4):48-56.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7
1
王楠,高静,唐志书,宋忠兴,黄文静,李铂.
黄芪生理生态、品质与环境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17,40(6):1482-1487.
被引量:9
2
何杰,林海忠,项秉晗.
连作早晚稻钵苗有序抛秧栽培技术[J]
.湖北植保,2023(3):90-92.
被引量:1
3
吴晨阳,程驭,余绪来,潘志军,吴小文,周兵,孙雪原,许有尊,吴文革.
双季稻旱育机械有序行抛关键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3,29(10):1-4.
4
吴晨阳,程驭,张晓红,夏慧婷,潘志军,周兵,许有尊,周永进,吴文革.
机械有序机抛秧栽培在双季早稻上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9):2140-2143.
被引量:5
5
Xuan Jia,Yonglei Li,Jiannong Song,Cailing Liu,Xiaolin Cao,Licai Chen,Lipengcheng Wan,Xiang Ma.
Effects of different machine transplanting methods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yield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rice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2023,16(6):37-47.
被引量:1
6
陈良宏.
沿江平原双季稻周年品种筛选与搭配[J]
.园艺与种苗,2024,44(2):88-91.
7
李长满,贺子腾,蔡有华,胡生隆,严文善.
互助县黄芪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24(12):56-60.
被引量:3
1
伏世凤,刘津.
西吉县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对比试验分析[J]
.乡村科技,2020(13):92-92.
2
刘晓峰,郑锡军,陈文耀,樊锡胜,徐莉,蒋先明.
直播水稻不同栽培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2020,0(6):29-31.
被引量:3
新农民
2020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