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地“三权分置”下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探索可持续性商业金融支农方式的有益尝试。政策部门对农地抵押贷款的积极效应寄予厚望,但试点地区的实践效果似乎没有达到政策预期,其中在农地经营权价值评估环节表现出评估客体形式、评估主体形式、产权价值构成和评估标准方法等四个方面的差异。以宁夏平罗开展的直接型农地抵押贷款为例,对政策预期与实践反差在价值评估方面的表现进行检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农地产权分类评估和处置、引入第三方评估主体、建立农地经营权评估交易的大范围区域标准等政策建议。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3,共7页
Finance and Econom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三权分置下农地抵押贷款产权价值评估分类设计研究”(17CYJ028)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以产权比例化为突破口的农地市场流转金融支持研究”(17JK0082)。
作者简介
阚立娜(1982—),河北廊坊人,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苏芳(1981—),甘肃兰州人,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