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梅戏历史悠久,经过冗长岁月的洗礼,早已沉淀丰富绚烂的文化精髓,用实践行动传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即便到了21世纪,黄梅戏依然很火,普及度高广为流传。然而,在戏剧行业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黄梅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难免令人堪忧。怎样才能促使其得到更好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引发热议的话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对于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作者
袁伟
机构地区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出处
《品位·经典》
2020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黄梅戏
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作者简介
袁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副教授,国家二级演员,研究方向:黄梅戏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孙昭.
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
.美育学刊,2016,7(3):95-102.
被引量:18
2
李俊.
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探讨[J]
.戏剧之家,2019,0(24):33-33.
被引量:5
3
王懿佳.
谈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J]
.戏剧之家,2019,0(19):50-50.
被引量:5
4
赵章伟.
新媒体时代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探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8):134-135.
被引量:4
5
苏微.
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J]
.戏剧之家,2019(4):43-4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韩晗.
传统戏曲如何实现与互联网传播的联姻?[J]
.戏剧文学,2008(10):17-20.
被引量:10
2
焦福民.
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2):69-77.
被引量:16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P020150723549500667087.pdf,2015-09-01.
4
新浪图片:等待看演出的观众[EB/OL].(2010-03—11).http://slide.ent.sina.eOITl.cn/slide一4—703—5900.ht—ml#p=1.
5
张呜.《爱德华三世》确为莎翁第三十九部剧作[N].光明日报,1998~09-29.
6
夏玢.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黄梅戏文化传承[J]
.池州学院学报,2008,22(2):108-110.
被引量:14
7
张红飞.
关于黄梅戏及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185-186.
被引量:2
8
李峰.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戏曲艺术的动态性传承——以黄梅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例[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4):66-72.
被引量:6
9
严萍,刘洋.
从黄梅戏的草根性谈其传承与发展[J]
.芒种(下半月),2013(12):245-246.
被引量:2
10
李晓星,汪四红.
从文化经济学价值元素角度浅析黄梅戏改革[J]
.中国戏剧,2014(1):78-8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6
1
刘阳军,李童,乔越.
傩戏艺术和文化之生存性困境反思与应对[J]
.多彩贵州文化学刊,2023(1):98-116.
2
胡建国,陈兆舜.
全媒体时代黄梅戏的守正与创新[J]
.黄梅戏艺术,2020(4):9-11.
被引量:1
3
李旭鹏.
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发展初探[J]
.中国民族博览,2017,0(1):131-132.
被引量:1
4
马亮.
社会转型期视野下的中国戏曲传播路径探析[J]
.戏剧之家,2017(5):55-55.
被引量:2
5
刘睿园,张欣.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J]
.戏剧之家,2017(12):19-21.
被引量:6
6
刘昕.
傩戏传播困境探析[J]
.声屏世界,2018(3):42-43.
7
方平,谢芳芳.
“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艺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安庆黄梅戏为例[J]
.赤子,2017(7):82-83.
被引量:3
8
蔡宣庚.
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
.北方文学,2019,0(9):94-94.
9
陈强.
简论戏曲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剧作家,2019,0(5):117-120.
被引量:1
10
蔡馥坤.
新媒体时代晋剧的传播与发展探究[J]
.戏剧之家,2019,0(35):12-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张庚.
戏曲美学三题[J]
.中国戏剧,1990,0(10):37-45.
被引量:6
2
孙家国.
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腔句特征及其文化意义[J]
.音乐研究,2013(2):40-52.
被引量:9
3
王晓晖.
论戏曲音韵学价值及其学习方法[J]
.戏剧之家,2019(15):205-206.
被引量:1
4
杨永青.
浅谈黄梅戏的语言艺术[J]
.戏剧之家,2019,0(19):43-43.
被引量:1
5
魏锦.
关于戏曲音韵研究的设想——以川剧为例[J]
.四川戏剧,2019(7):28-30.
被引量:3
6
王学东.
古诗文的音韵意蕴之美[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0(36):25-26.
被引量:1
7
潘伟.
黄梅戏演唱中的咬字、吐字探讨[J]
.戏剧之家,2020,0(13):41-41.
被引量:1
8
鲍红,国秀玮.
黄梅戏韵白和方言白差异之辨析及发展走向的思考[J]
.戏曲艺术,2020,41(2):113-117.
被引量:2
9
陈淑梅,彭意.
黄梅戏的语言文化论析[J]
.戏剧文学,2020(6):130-134.
被引量:4
10
张召兴.
论黄梅戏舞蹈的艺术张力[J]
.普洱学院学报,2020,36(3):92-9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胡童.
安徽黄梅戏唱词音韵研究[J]
.汉字文化,2021(6):20-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方新.
色彩与旋律:黄梅戏唱词文本音韵探赜[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2):53-59.
1
黄澄.
多元思维下引导式教学在高校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2020(2):41-41.
被引量:1
2
何羿辉.
探究戏剧表演中的感情表现技巧[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0(1):170-170.
被引量:3
3
孙倩茹.
论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话剧中的应用与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5):241-241.
被引量:1
4
宋子烨.
移民、残疾人和政治:玛蒂娜·马约克戏剧初探[J]
.戏剧之家,2020,0(11):28-29.
被引量:1
5
任晟姝,雷雷.
2019年中国戏剧热点现象述评[J]
.民族艺术研究,2020,33(2):87-92.
被引量:2
6
朱生坚.
演员自我修养的四个层面[J]
.书城,2020,0(4):29-36.
被引量:1
7
吴建川,张世殊,吴爽,冉从彦.
基于PFC3D的滑坡堰塞坝堆积过程与形态模拟[J]
.人民长江,2020,51(4):135-141.
被引量:11
品位·经典
202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