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存在与虚无的踟蹰——电影《燃烧》的虚无主义困境和意象建构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电影新作《燃烧》运用暗示与隐喻等新颖的艺术构思与手法,聚焦被社会现实所鄙视与压迫的边缘人物及其内心伤痛和孤寂人生,揭示当代青年的虚无主义困境,分析其思想内涵的文化成因、意象建构及其现实启示,对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化意识与电影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李孟婷
机构地区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6期65-66,74,共3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燃烧
李沧东
虚无主义困境
意象建构
现实启示意义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作者简介
李孟婷(1996-),女,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峻冰,杨继芳.
现代后现代年轻人的虚无主义困境及其现实启示意义——李沧东电影新作《燃烧》的视听语言修辞所彰显或暗示的[J]
.四川戏剧,2019(2):124-131.
被引量:5
2
悉德.菲尔德,鲍玉珩,钟大丰.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J]
.电影艺术,2002(3):125-12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水草.
李沧东:电影的本质就是生活[J]
.电影,2008(1):89-90.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8
1
颜欢.
中美亲情题材动画电影比较研究——以中国的《宝莲灯》和美国的《卑鄙的我》为例[J]
.东南传播,2014(3):63-65.
被引量:2
2
张景.
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之外的缺失[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1):126-128.
3
杨祖叶.
后现代思维下的电影剪辑艺术[J]
.西部广播电视,2019,40(9):113-114.
被引量:1
4
陈超.
影视改编的叙事缺失与重构路径--以《妈阁是座城》为例[J]
.鸭绿江,2020(9):54-56.
5
任静伟.
边缘、跨界、流动图像:电影哲学的叙事圈套[J]
.电影评介,2022(12):44-46.
6
胡贝艻,杨子奇.
色彩心理学视域下电影《燃烧》视觉设计与主题表达研究[J]
.包装与设计,2025(3):130-131.
7
徐秀萍.
当代语境下的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研究[J]
.参花(上),2019,0(8):148-149.
被引量:2
8
张潇予.
意识流在观念动画短片中的处理和表现(中)[J]
.艺术品鉴,2019,0(10Z):106-108.
同被引文献
13
1
宫林,周登富.
电影色彩的意义[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2):85-91.
被引量:57
2
赵宗金.
隐喻意义的开放性——隐喻理解过程的心理语言学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06(1):41-45.
被引量:6
3
闫永忠,李海兰.
电影色彩的表现及意义分析[J]
.电影文学,2011(12):157-158.
被引量:8
4
蔡冠群,徐亚男.
电影色彩运用的格式塔心理学解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44-146.
被引量:9
5
赵玉亮,朱卫东.
论影视隐喻换喻的象征价值与叙事逻辑[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2):154-155.
被引量:6
6
李沧东(受访),范小青(采访).
历史的缝隙真实的力量--李沧东导演访谈录[J]
.当代电影,2018(12):25-33.
被引量:12
7
张子钰.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J]
.传播力研究,2018,2(30):72-72.
被引量:1
8
马营,王永超.
李沧东电影《燃烧》的诗意影像呈现[J]
.电影文学,2018(23):130-133.
被引量:9
9
吴伟琦.
荒谬·孤独·抗争——李沧东《燃烧》中的存在主义[J]
.艺术评鉴,2019,0(2):150-152.
被引量:3
10
峻冰,杨继芳.
现代后现代年轻人的虚无主义困境及其现实启示意义——李沧东电影新作《燃烧》的视听语言修辞所彰显或暗示的[J]
.四川戏剧,2019(2):124-13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刘婧雯.
虚幻与现实:电影《燃烧》的隐喻运用[J]
.视听,2020(11):98-99.
2
李睿彤.
浅析李沧东阶级叙事中意象的叙事隐喻--以作品《燃烧》为例[J]
.传播力研究,2020,4(32):25-26.
3
赵琦.
于无声处燃烧——浅析电影《燃烧》的叙事策略与视觉呈现[J]
.中国作家,2024(15):207-210.
4
胡贝艻,杨子奇.
色彩心理学视域下电影《燃烧》视觉设计与主题表达研究[J]
.包装与设计,2025(3):130-131.
1
张巧智.
解读《燃烧》:从村上春树到福克纳[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3):16-18.
2
张喜云.
李家山牛虎铜案图案设计特征解读[J]
.民族音乐,2020(2):54-57.
被引量:1
3
钟秋.
从编剧角度浅谈《寄生虫》剧本上的亮点[J]
.上海艺术评论,2020(2):38-41.
4
曲娜.
乡村“扫黑除恶”中文化功能价值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313-314.
5
吴绮婷.
浅析艺术创作三阶段“体验-构思-表现”——浅析郑板桥“画竹三段论”[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0,0(2):78-80.
被引量:3
6
任俊峰.
舞台美术创新设计[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0(9):192-192.
7
张厉.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坊建设目标及教学流程设计[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2):27-29.
8
蔡葵.
论灯光在舞剧中的重要性——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J]
.文化月刊,2020,0(4):64-65.
9
支千梦.
浅析苏童笔下的底层边缘人物形象[J]
.休闲,2020(3):0067-0069.
戏剧之家
2020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