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疫情中的大众传播第三人效果——以央媒的传播行为为例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息时代,大众传播的影响无处不在,它的作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尤为显著。本文围绕央媒关于疫情的显著传播行为,选取了三类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就其所引发的第三人效果展开叙述,补充在此背景下该理论的后续行为类型,提高第三人效果在不同背景下的适用性。
作者
陈睿姿
机构地区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文化建设》
2020年第4期35-36,共2页
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第三人效果
央媒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R-05 [医药卫生]
作者简介
陈睿姿,女,汉族,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本科,主要从事新闻学方面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隋岩,曹飞.
论群体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J]
.新闻大学,2012(5):16-21.
被引量:15
2
张天赦.
新媒体应用对“第三人效果”的改变[J]
.新闻传播,2012(1):12-14.
被引量:8
3
沈正赋.
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舆情应对和共情传播——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检视与思考[J]
.对外传播,2020(2):42-45.
被引量:71
4
罗卓群,曾励.
论“非典”传播中的第三者效果[J]
.当代传播,2003(4):52-5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罗文辉.《媒介负面内容与社会距离对第三人效果认知的影响》[J].新闻学研究(台北),2000,:95-129.
2
《羊城晚报》2月12日A2"局部发生不等于蔓延".
3
《广州日报》2月15日头版"哄抬药价盐价被罚20万".
4
《广州日报》2月17日头版"反思开始结正果".
5
[8][23]《广州日报》2月15日A2版"专家分析: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6
[4][5][6][15][19][20]南方周末》2月13日头版"广州抗击不明病毒".
7
[12]《南方周末》2月13日头版"恐慌止于公开".
8
[10][11][17]《广州日报》2月15日A3"多数市民理智应对风波".
9
《羊城晚报》2月15日A3"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突发事件".
10
《羊城晚报》2月15日头版"民众知情利于社会稳定".
共引文献
97
1
张静,马冬.
浅析我国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例[J]
.新闻传播,2021(14):32-33.
被引量:4
2
陈夏瑾.
新媒体视域下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
.新闻传播,2020(13):114-116.
被引量:2
3
敬钧凯.
危机视野下的融合生产——央媒在新冠肺炎报道中的网络传播能力研究[J]
.新闻传播,2020(10):45-46.
4
凌道文.
县级融媒体提高突发公共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5):152-152.
被引量:3
5
陈志生.
社会危机应对中电视传播促进方式分析——基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J]
.电视研究,2020(3):30-33.
被引量:4
6
王丽丽.
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0):234-235.
被引量:1
7
朱春阳,张国良.
2003年中国传播学研究回顾[J]
.新闻大学,2004(8):3-9.
被引量:2
8
郝雨,谢小芳.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31-136.
被引量:6
9
宁竹青.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机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80-83.
被引量:2
10
张天赦.
新媒体应用对“第三人效果”的改变[J]
.新闻传播,2012(1):12-1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7
1
李希光,苏婧,文三妹.
公众在重大疫情暴发初期的风险感知差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信息采用的影响机制研究[J]
.全球传媒学刊,2020,7(1):130-151.
被引量:29
2
管贝贝,池易真.
农村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内江科技,2020(5):35-36.
被引量:3
3
禹卫华.
中国大陆首次实验法“第三人效果”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9,31(2):34-37.
被引量:1
4
关德兵.
网络环境下“第三人效果”延时[J]
.国际新闻界,2009,31(2):38-41.
被引量:8
5
郝雨,谢小芳.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31-136.
被引量:6
6
禹卫华,张国良.
“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新动向--“间接影响模式”的提出及其应用[J]
.新闻记者,2008(4):66-68.
被引量:3
7
杜秀芳,任淑红.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1):92-95.
被引量:8
8
禹卫华,张国良.
传播学在中国30年:效果研究的反思与进路——以“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为例[J]
.国际新闻界,2008,30(7):15-18.
被引量:17
9
禹卫华.
网络恶搞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1772位上海市民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5(4):83-88.
被引量:10
10
李华强,范春梅,贾建民,王顺洪,郝辽钢.
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以5·12汶川地震为例[J]
.管理世界,2009,25(6):52-60.
被引量:164
引证文献
2
1
崔小倩,郝艳华,樊凯盛,唐思雨,唐雨蓉,吴群红,宁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公众文化世界观负面情绪与第三人效果的关系[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2,23(2):98-103.
被引量:2
2
罗舒幻.
基于CNKI数据库的“第三人效果”研究文献综述[J]
.东南传播,2023(5):106-1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罗舒幻.
基于CNKI数据库的“第三人效果”研究文献综述[J]
.东南传播,2023(5):106-110.
2
秦国阳,贾巍,秦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后青少年身体形态与体质健康变化及交叉滞后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4,25(8):991-995.
1
晏红缘,林燕.
新媒体环境下中老年人危机意识提升策略研究——以“新冠”肺炎事件为例[J]
.今传媒,2020,28(5):22-24.
被引量:1
2
张丽芳.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20(16):97-98.
3
刘天慧.
“第一人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公益广告研究为例[J]
.科技传播,2020,12(10):1-2.
4
金红.
写人要抓住特点[J]
.青年教师,2020,0(5):29-30.
5
众志成城 石油化工建设企业全力以赴战疫情 保生产[J]
.石油化工建设,2020,0(1):1-6.
6
朱旭光.
利用范例教学 新编童话故事——四下第八单元习作教学建议[J]
.小学教学设计,2020,0(16):11-12.
被引量:1
新闻文化建设
202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