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先秦文献中,昆仑作为西域的代表物象被人们所认知。而在《离骚》中,昆仑是屈原所向往的高洁圣地,其承载了诗人深婉的寄托,从而转变为一种文学意象。至此,昆仑完成了由物象到意象的发展变化。并且,在《楚辞》之后的诗歌作品中,昆仑作为一种典型意象被广泛使用,其意涵也逐渐丰富。
作者
袁方愚
张新科
YUAN Fang-yu;ZHANG Xin-ke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107,共5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心驰西极:楚辞中昆仑意象的生成及泛化”(2018TS025)。
作者简介
袁方愚,男,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张新科,男,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