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柏林定义解决了美国-欧洲共识会议定义的局限性,但相关的发病机制、病因和X线胸片诊断标准的含糊性导致其可靠性较低,以致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缺陷。至今没有针对潜在病理学的药物干预措施如使用阿司匹林、β2受体激动剂、他汀类、角化细胞生长因子、镇静肌松剂等治疗被证明具有可靠效果,目前仍然以支持性肺保护性机械通气为主。最近的ARDS机械通气指南提供了可以改善预后的6种循证推荐干预措施,包括低潮气量和吸气压力通气、俯卧位、高频振荡通气、高或低呼气末正压、肺复张策略和体外膜肺氧合。
出处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760-765,769,共7页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蒋国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等多省市自然科学基金与重点学科评审专家,国家卫健委、科技部、教育部急重症医学专家、第七届浙江省急诊医学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资深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华急诊医学杂志通讯编委,日本血管病学会外籍会员。历经学士、硕士、博士的系统规范培训、日本的研修留学和40余年的临床实践打下了较坚实的临床、教学、科研基础,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特别擅长于急重症疑难疾病和多学科相关疾病诊治,系国内最早开展体外膜肺氧合(1995年)等体外生命支持治疗技术,对重症创伤、重症中毒、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复杂心脑血管疾病等急危重症的救治积累了数十万病例经验。参与研究生、德美法等国留学生及进修生的教学工作和国家课题的科研工作。已完成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研究课题,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等国际和国内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顶级重症医学、急诊医学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出版专著2本,参编书籍5本,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E-mail:jiangph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