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作样态、话语传达与支配力量--浅谈国内“她综艺”的生产
被引量:
2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她综艺"的勃兴是当下国内节目生产中令人瞩目的现象。类型视域下的垂直深耕与融合扩展,表现形式的多元并进,构成了"她综艺"的创作样态。而映射现实的女性话语则有助于改善媒介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多方的支配力量,共同塑造了"她综艺"优缺点兼具的复杂面貌,使得女性媒介形象的改观仍需漫长的过程。
作者
安晓燕
机构地区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
出处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78,共5页
China Television
关键词
“她综艺”
创作样态
女性话语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作者简介
安晓燕,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副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53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1
1
杨霞.
新媒体视域下女性形象呈现与话语建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9):159-161.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江澄.
微博中女性话语权表达的现状与展望——以新浪微博“名人影响力榜”为例[J]
.东南传播,2013(7):81-8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7
1
安梦瑶,高玉烛.
“她综艺”的女性话语传播研究——以《听姐说》为例[J]
.新闻传播,2023(8):18-20.
2
邓璐佳,刘皓良,赵伟英,王浩,许悦.
媒介使用对青年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性别角色态度的中介作用[J]
.新媒体研究,2023,9(15):32-36.
被引量:1
3
张军,查琦.
电商经济发展中的农村青年女性参与路径优化——以W县Y产业园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312-317.
4
何沛霖,曾李.
新媒体语境下女性媒介形象研究——以小红书APP为例[J]
.传媒论坛,2023,6(13):47-49.
5
杨韫珏.
媒体女性报道中的性别偏倚[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7(1):25-27.
被引量:1
6
顾杰钰.
网络空间中女性话语权的建构——以“papi酱”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9,5(6):117-119.
7
朱峰.
新媒体话语机制下两性平等化与同质化的现象研究[J]
.传媒论坛,2020,3(8):37-38.
8
陈晓煜,吕新雨.
性别视角下的援鄂女医护剪发现象传播框架分析[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1,33(3):80-89.
9
陈蓓蓓,纪晓娟.
中西方女性主义媒体研究综述[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7):78-79.
被引量:1
10
姜英飞.
东北幽默类短视频中女性话语表达及建构性的反思[J]
.声屏世界,2021(13):105-106.
同被引文献
153
1
姜雯嘉.
“她综艺”中女性对社会性别话语的颠覆与迎合——以《我家那闺女》为例[J]
.新闻传播,2020(12):15-16.
被引量:4
2
高文慧,杜雅洁,安晓燕.
国内Vlog内容构成与审美风格研究[J]
.新闻知识,2020(6):62-66.
被引量:8
3
魏晓娟.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分析[J]
.青少年学刊,2020(2):18-22.
被引量:9
4
张国伟,邵建东.
话题营销视角下的国产科普纪录片传播创新研究[J]
.科普研究,2023,18(1):26-33.
被引量:10
5
毛子钰.
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文化真人秀节目研究[J]
.汉字文化,2020(7):176-178.
被引量:7
6
董扣艳.
性别冲突与父权制意识形态批判——微博“热搜”话题的批评话语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97-110.
被引量:27
7
刘伯红,卜卫,陈新欣.
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J]
.妇女研究论丛,1997(2):19-24.
被引量:57
8
程士安.
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探源——关于电视栏目的叙事与结构[J]
.新闻大学,2006(1):101-103.
被引量:20
9
喻国明.
传播语法的改变与话语方式的革命——在纪念《新闻透视》开播20周年论坛上的演讲[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4):70-72.
被引量:13
10
易松国.
从择偶坡度分析城市女性的婚姻挤压——以深圳市为例[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3):77-8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29
1
蒋正一.
中韩“她综艺”叙事策略与传播路径的比较——以《乘风破浪的姐姐》和《姐姐们的Slam Dunk》为例[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32(3):55-59.
被引量:2
2
丁韬文,康钰伟.
“姐”系综艺的反差叙事、价值表达与市场开发——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1(5):96-100.
被引量:2
3
张祁.
论现实主义电视剧的三重叙事维度——以《安家》为例[J]
.艺海,2020(7):63-65.
被引量:4
4
刘永东.
真实与真诚:偶像养成类节目群体形象塑造研究——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153-154.
被引量:1
5
杨慧,甄月欣.
2020年中国网络综艺年度盘点[J]
.现代视听,2021(1):50-53.
6
孙迎吉.
乡村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J]
.艺术科技,2021,34(4):81-82.
被引量:2
7
杭鲁萍.
自嘲与认同:网络脱口秀节目的社会心理分析[J]
.艺术科技,2021,34(4):151-152.
被引量:1
8
袁冬琪,周宇豪,张雨薇.
消失的年龄?——“中女”综艺的隐喻解构与建构[J]
.河南社会科学,2021,29(3):118-124.
9
雷桐.
“她题材”电视剧中的性别建构与话语新解--以《三十而已》为例[J]
.中国电视,2021(3):109-112.
被引量:4
10
文卫华,尹柳玉.
2020年中国网络综艺节目盘点[J]
.中国电视,2021(4):28-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柳思文,孙钰.
提升县级新媒体传播力的策略探讨[J]
.新闻传播,2023(2):12-14.
2
李泽鹏.
断裂·冲突·剥削·游离:“她综艺”持续发力的四重困境[J]
.青年记者,2022(22):65-67.
被引量:1
3
李贝尔,丁佳妍,刘丽娜,吉雯祺,张琳,林若野(指导).
从家国情怀到情感多元: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影视剧价值观流变[J]
.艺术科技,2021,34(3):15-17.
4
杨雯雯.
电影《活着》与原著中人物设置差异的对比[J]
.艺术科技,2021,34(8):105-106.
5
朱可璇.
抗疫题材电视剧的创新维度和问题审视[J]
.艺术科技,2021,34(12):90-91.
6
毛子钰.
新时代扶贫剧的创新路径与价值构建[J]
.艺术科技,2021,34(15):89-90.
被引量:1
7
文璇.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性凝视下的“她”综艺[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18):165-166.
8
明玥.
都市女性电视剧“她形象”特征及局限性——以电视剧《三十而已》为例[J]
.声屏世界,2021(17):41-42.
被引量:1
9
徐松霞.
“她题材”电视剧女性形象重构及现实意义[J]
.艺术科技,2021,34(19):92-94.
被引量:2
10
邱天.
审视与回归:“饭圈”整改背景下综艺节目的价值实现之路[J]
.视听,2022(1):3-5.
1
张武军.
从民国报纸副刊探寻现代文学新的历史叙述[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39-145.
被引量:1
2
张梅兰,朱子鹏.
媒介仪式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路径——以央视春晚为例[J]
.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0(6):24-31.
被引量:6
3
姚志生.
青冈县基层农机推广的发展现状[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1):50-50.
4
彭妤.
母语:关乎中华自信[J]
.税收征纳,2019,0(12):51-51.
5
宋志君,于特浩.
融媒体视域下演讲的传播特点[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0(20):100-100.
被引量:1
6
于婷婷.
图案与印花预测[J]
.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2019,0(6):152-169.
7
李诗言.
西方英语出版物隐含的文化霸权主义[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12):88-91.
8
黄颖.
体制变革与中国电影业发展——以四川电影业为例[J]
.经济体制改革,2019,0(6):122-128.
9
范力.
踏平坎坷出奇迹[J]
.当代贵州,2020,0(5):28-28.
10
莫琼算.
运用尝试教学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0):72-72.
中国电视
202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