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沂蒙精神德育内涵的形象特征与建构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形象德育是建立在形象认可与情感共鸣基础上的价值观认同,将沂蒙精神蕴含的德育内涵进行形象建构,以直观的德育形象开展德育工作,将极大地改观当下德育课堂单向授课的现状。沂蒙精神德育形象具有革命性、丰富性、真实性和时代性特点,以这些形象为原型进行沂蒙精神德育内涵的形象建构,通过艺术化的德育形象,以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进行传播,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产生影响,使其在视觉形象的审美过程中完成德育内涵的价值传递。
作者 邵珠春
机构地区 枣庄学院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2,共3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沂蒙精神在儿童绘本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CYMJ3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2

  • 1李新宇.泥沼面前的误导[J].文艺争鸣,1999(3):41-48. 被引量:15
  • 2周作人.《自己的园地》[J].歌谣,1923,.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104.
  • 4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 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27,928.
  • 8李韵.《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体文化”》,《光明日报》,2003年3月19日.
  • 9邹辉.《节日变味:端午节怎么过?旅游,打牌,补瞌睡》,《华西都市报》,2014年6月3日.
  • 10王冬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再出发[J].学术论坛,2011,34(7):165-169.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29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