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访时间:2019年11月采访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武晓阳问:杨老师,您好!请谈谈您早年的学术经历。答:非常感谢你对我的采访。我们这一代人是十分幸运的一代,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1980年,我考上了山东大学历史学系,经过四年的学习,对历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我选择古代罗马史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要感谢马克垚先生,是马先生在《历史研究》1981年第3期上发表的《罗马和汉代奴隶制比较研究》这篇极富创造性的文章,把我引到了古代罗马史的研究领域,使我领略了古代世界的另一片文明。
作者
武晓阳
杨共乐
Yang Gongle;Wu Xiaoyang
出处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F0002,共8页
History Teaching
作者简介
杨共乐,杨共乐,1962年4月出生,浙江省诸暨市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主要从事中外古史比较、古代罗马史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代表作有《罗马社会经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初版、2010年再版)、《早期丝绸之路探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主编"一带一路"古文明书系,共六卷七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先后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