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坚持癌症高发区防治研究攻坚 走中国特色癌症预防和控制道路

Persisting in the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ncer high incidence areas and taking the road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癌症(恶性肿瘤)是由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体外多类致癌危险因素引发,体内多种遗传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因素驱动,细胞多方微环境影响(包括基质、微生物丛、炎症细胞,干细胞、营养代谢和免疫状态等)促进,相互和共同作用,结果导致细胞发生失控分裂和异常增生,潜伏期长达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病程经历癌前、原位、浸润、早期、转移、耐药、晚期和复发等多阶段演变,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可严重威胁和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显著增加居民疾病、死亡和经济负担的一大类慢性病。
作者 黎钧耀 LI Jun-yao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12期1409-1413,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关键词 癌症 中国 预防 控制 Cancer China Prevention Control
作者简介 黎钧耀,男,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资深研究员/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流行病学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张劲松.硒防治肝病:中国的研究现状[J].医药世界,2004(10):43-44. 被引量:5
  • 2陈建国,朱健,张永辉,朱源荣,陆建华.江苏省启东地区1973至2002年肝癌发病率长期趋势的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3):3052-3056. 被引量:53
  • 3李文广 等.启东县原发性肝癌地理分布特点与硒水平的关系[J].中华肿瘤杂志,1986,4:262-262.
  • 4诸亚君 李文广 等.硒预防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的研究[J].世界元素医学,2000,7(1):36-38.
  • 5钱宇平.流行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 6BARABOI VA,SHESTAKOVA EN.Selenium:the biological rol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J].Ukr Biokhim Zh,2004,76(1):23-32.
  • 7BRENNEISEN P,STEINBRENNER H,SIES H.Selenium,oxidative stress,and health aspects[J].Mol Aspects Med,2005,26(4-5):256-267.
  • 8HU Y,BENYA RV,CARROLL RE,et al.Allelic loss of the gene for the GPX1 selenium-containing protein is a common event in cancer[J].J Nutr,2005,135(12 Suppl):S3021-S3024.
  • 9LUTY-FRACKIEWICZ A.The role of selenium in cancer and viral infection prevention[J].Int J Occup Med Environ Health,2005,18(4):305-311.
  • 10李文广,颜晓文,倪正平,张启南,朱健,诸亚君.HBsAg携带者补硒对HBV转归的影响[J].疾病控制杂志,2000,4(1):48-5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