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政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 被引量:21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and Local Development: A Policy Perspectiv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06年生效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框架内,开始出现谨慎利用非遗保护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举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一直在审慎对待此问题。最初,委员会主要关注非遗保护中商业化的负面影响;后来,讨论发展为承认对非遗的经济利用可以对其可持续性、振兴以及相关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回顾历届委员会会议和《公约》缔约国大会会议的辩论,可以洞见有关该主题的讨论是如何发展的。在日本的遗产发展实践中,注重将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相结合并逐步修订了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根据修订后的法律,遗产政策的实施权力下放到地方行政部门,遗产保护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各地区和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 爱川纪子 唐璐璐 AIKAWA-FAURE Noriko;TANG Lulu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6,共7页 Folklore Studies
作者简介 爱川纪子(Noriko Aikawa-Faur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前主任;唐璐璐,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讲师(北京100089)。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19

引证文献21

二级引证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