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农村垃圾分类的“崇明模式”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与城市垃圾分类相比,郊区的垃圾成分相对更为复杂。因为郊区农林业发达,还存在大量的农林废弃物需要处理。上海崇明在严禁秸秆露天焚烧的同时,积极探索秸杆综合利用方式,将秸杆、锯末、甘蔗渣、树杈等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块状、颗粒状的生物燃料。此外,还可以根据秸秆的形态进行处理,较新鲜的进行伺料化处理,利用相对新鲜的芦笋、水稻、玉米秸秆、水草等,通过粉碎后进行裹包发酵,作为饲料出售;已腐烂的进行肥料化处理,诸如开始腐烂的芦笋秸秆、瓜果藤蔓、菜根菜叶、烂水果等进行粗粉碎后送入肥料化处理机内,进行发酵处理,可添加一定比例的餐厨湿垃圾,从而生产出农用有机肥料。
出处 《天津支部生活》 2019年第24期7-7,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