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学生的环境行为直接关系着未来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提高中学生环境行为水平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作。以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为研究案例,运用中学生环境行为水平测量量表和五个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测量量表对全校学生的环境行为水平及影响因素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学生的环境行为水平属于中等层次,影响因素水平也高低有别。据此从环境信念、环境经历、法规感知等方面提出环境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并提出计划与组织机制、环境教育资源、技术力量和专项经费等四项保障措施,以期实现学校学生环境行为养成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出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年第20期62-64,共3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度规划基金项目“中学教师核心素养教学倾向水平测量、发展机制和提升实验研究”(批准号:19YJA88004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四届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环境知识与环境行为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批准号:ECNUFOE2018KY034)
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地理学科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批准号:L/2015/11/02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