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小麦赤霉病多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发病症状赤霉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苗期危害可形成苗枯,成株期可形成茎基腐烂和枯穗,被害小穗发病初期可见水渍状病斑,随着病害的扩展,病斑失绿变为褐色,小麦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粉红色霉层,籽粒发病后会皱缩,表面不光泽,呈干瘪状,籽粒变为紫红色或者白色,发病重时籽粒表面也有粉红色霉层。二、多发原因(一)品种抗病性差由于中牟县近几年多种植温麦系列等高产品种,但温麦系列品种对赤霉病抗性较差,品种感病后扩展较快,发病后常造成多个小穗或全穗干枯死亡。
作者 王小敏
出处 《河南农业》 2019年第34期38-38,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