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台湾古典文学中的女性文学研究
被引量:
3
Research on Female Literature in Taiwan Classic Lit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女性文学研究在近年来台湾的文学研究中异军突起 ,显得极为活跃。本文主要以古典文学领域内的女性文学研究为考察对象 ,分析其研究思想的演进 ,并对其研究范围、特征、手段、队伍、影响进行分析。
作者
陈友冰
机构地区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84-89,共6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女性文学
台湾省
研究思想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15
1
韩惠京.
从女性主义观点看《红楼梦》[J]
.红楼梦学刊,2000(4):183-204.
被引量:2
2
莫砺锋.
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J]
.明清小说研究,2001(2):148-161.
被引量:23
3
陈燕.
试论唐代女性文学[J]
.巢湖学院学报,2004,6(5):123-128.
被引量:2
4
刘健.
男权视角下的女性话语——《西厢记》主题思想的深层探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256-257.
被引量:5
5
陶慕宁.
中国古典小说中“进士与妓女”的母题之滥觞及其流变[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90-98.
被引量:6
6
马睿.
无我之“我”——对中国古典抒情诗中代言体现象的女性主义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6):127-131.
被引量:9
7
黄翔鹏.
中国古代音乐歌舞伎乐时期的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
.文艺研究,1999(4):97-111.
被引量:21
8
刘洁.
唐代爱情传奇与文人意识的觉醒[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1):18-21.
被引量:3
9
刘尊明,王兆鹏.
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定量分析[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5):10-14.
被引量:10
10
杜书瀛.
《闲情偶寄》的女性审美观[J]
.思想战线,1999,25(1):44-5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刘蓬春.
唐人蓄妓对家庭观念的影响——《故妓人清河张氏墓志》考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6):119-124.
被引量:5
2
乔以钢.
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8(3):144-155.
被引量:10
3
韦国兆.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回顾[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3):28-3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李心荷.
唐代狐形象内涵阐释——以《太平广记》为中心[J]
.学术评论,2013(4):67-73.
被引量:2
2
陈丽萍.
敦煌吐鲁番出土社会文书中所见之妾[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4):31-38.
3
刘雪莲.
从宦氏与王熙凤的差异看妒妇形象流变的小说史意义[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76.
4
李艳洁,贾辰.
大观园中的精神力量——《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研究之二[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11):30-32.
5
李艳洁.
大观园中的风流名士——《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2):53-56.
被引量:2
6
乔以钢.
文学领域的性别研究实践:2006—2010[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5):96-108.
被引量:2
7
张龑.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探讨[J]
.芒种,2014,0(7):167-168.
8
冯敏.
新形势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拓展[J]
.安顺学院学报,2014,16(3):7-9.
9
陈颍.
女作家高景芳赋成就初探[J]
.求是学刊,2015,42(4):116-123.
被引量:1
10
顾春军.
墓志源流考论[J]
.民俗研究,2015(6):72-81.
被引量:3
1
李书磊.
删改,也可以作为一种史料[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3):127-129.
被引量:2
2
淳于淼泠.
日本当代汉学家村上哲见的宋词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3):99-102.
被引量:1
3
李伟民.
中国莎学的理论建设与学科体系——孟宪强的莎士比亚研究思想[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7-24.
4
汪道伦.
《红楼梦》风格浅论[J]
.红楼梦学刊,1988(4):95-116.
5
张兴德.
读俞平伯晚年自省和“李希凡自述”想到的——回应俞平伯晚年的《红楼梦》研究反思[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3,22(3):1-6.
被引量:1
6
王兆信.
学海趣事[J]
.秘书之友,1996(12):33-33.
7
张兴德.
从俞平伯晚年自省和“李希凡自述”想到的(之三)——回应俞平伯晚年的红学研究反思[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38-44.
8
张岳林.
审美视界中的“色空观”[J]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4):90-92.
9
徐艳利.
触动死结的思想之旅——《翻译与自我—德里达〈死结〉的翻译学解读与批判》评析[J]
.中国比较文学,2010(2):148-151.
10
孙代文.
柳宗元学术研究思想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1999(1):92-96.
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