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姬塬地区长4+5油层沉积相与孔隙结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姬塬地区长4+5油层组沉积相的研究分析,对长6油层的沉积相标志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层位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并对为井区的勘探开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
谢银伍
刘云鹤
史小红
机构地区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长大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管理》
2014年第24期117-117,共1页
Chemic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关键词
沉积相
孔隙结构
分类号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肖玲,田景春,李君文,夏青松,王峰.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沉积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J]
.新疆地质,2007,25(3):291-294.
被引量:6
2
赵澄林,朱筱敏.沉积岩石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武富礼,李文厚,李玉宏,席胜利.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J]
.古地理学报,2004,6(3):307-315.
被引量:438
2
田景春,陈高武,窦伟坦,夏青松,倪新锋,张翔,聂永生,杨华,付锁堂,付金华,喻健,宋江海.
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6):636-640.
被引量:49
3
喻建,宋江海,向惠.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成藏规律[J]
.天然气工业,2004,24(12):35-37.
被引量:52
4
王宝清,蒋继辉,韩会平.
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储层特征[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2):1-5.
被引量:24
5
李斌 朱永铭 管英柱.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沉积相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6):636-640.
6
周瑞,胡学智.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灵盐定地区油藏类型及其控制因素[J]
.石油实验地质,2001,23(4):390-394.
被引量:13
7
宋凯,吕剑文,杜金良,王宏科.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J]
.古地理学报,2002,4(3):59-66.
被引量:240
共引文献
19
1
熊平,程琛,陈顺顺.
网状河流沉积特征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10):100-102.
被引量:2
2
金雪英.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37(4):47-54.
被引量:10
3
张军鹏,李昌存,王志坤.
南堡2-3区馆陶组沉积微相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22):111-114.
4
裴润有,蒲春生,吴飞鹏,任正城,高永亮.
胡尖山油田水力压裂效果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
.特种油气藏,2010,17(2):109-110.
被引量:6
5
杨豫川,李凤杰,代廷勇,李俊武,杨承锦.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J]
.岩性油气藏,2014,26(2):32-37.
被引量:5
6
朱童,沈忠民,刘鑫,赵应权,张忠义.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4+5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2(3):330-339.
被引量:5
7
张天君,孙巍,刘路.
中扬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4,11(9):16-19.
8
王萌.
沉积物重力流及重力流砂体研究综述[J]
.中国科技投资,2013,0(30X):168-169.
9
汪鑫,柳成志.
控制姬塬地区长4+5超低渗油藏单井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分析[J]
.矿产勘查,2019,10(3):584-592.
被引量:2
10
张卫刚,胡瑞.
元214井区长6油层沉积相研究[J]
.化工管理,2014(24):52-52.
1
陈小欣,胡望水,熊平,王珊.
双河油田Ⅵ油层沉积微相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1):122-123.
被引量:1
2
何崇康,刘军峰,邓磊.
西峰油田259井区长3_2油层沉积微相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6,13(11):14-18.
3
余庆东.
微生物采油增产增注效果评价[J]
.中外科技情报,2007(15):36-36.
4
崔攀峰,胡海涛.
华池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33油层沉积微相分析[J]
.低渗透油气田,1999,4(4):11-15.
5
严敏,王新海,杨云,鲁文辉.
尕斯库勒N1-N21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0,7(3):468-470.
被引量:2
6
秦苑,王艳博,田洋阳,杨磊.
姬塬油田元214区块长6_1油层沉积相分析[J]
.辽宁化工,2013,42(8):941-943.
7
樊杰,许晓宏.
欢喜岭油田锦16块于楼油层沉积相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3,10(9):29-32.
被引量:1
8
李相明,黎成,洛跃雄.
安塞油田塞431井区长2油层沉积微相特征[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3):11-13.
被引量:11
9
曹纯,杨申谷.
安塞油田长9_1油层沉积体系分析[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6-9.
被引量:1
10
李功权,肖宇航.
HH55井区长9_1油层沉积微相特征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3,10(5):9-12.
化工管理
2014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