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创面是常见的以皮肤局部损伤,伴随组织修复反应生理性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目前其定义尚未统一界定,一般将治疗1 个月后仍无明显愈合指征的创面称作慢性创面[1]。由于与之伴随的漫长、复杂、繁冗的病程,慢性创面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慢性创面致使患者社交性隔离和自理能力下降,且患者的生理职能、情绪职能和精神健康均低于正常水平[2]。慢性创面具有病程长、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使其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慢性创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学科发展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出处
《感染.炎症.修复》
2019年第1期63-65,共3页
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2065
81871563)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黄海玲,硕士生导师,副主任护师(E-mail:huanghailing23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