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山水画的“造势”与“造境”——略谈中国画主观意象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山水画语言与西方风景油画语言不同之处在于,材质不同,受自然科学影响不同,哲学观和审美观不同。通过"造势"而"造境",是山水画的艺术本质。"势"是画面的意象,包括构图,经营位置,和以笔墨为技法的表现,造成一种所描摹物像的"势",这种"势"作用于人们的观感,引导欣赏者在画面的"势"中体悟出一种"境"。"境"是通过"势"给人的一种艺术体悟,使心灵升华到一个精神领域,"势"是画面的意象。"境"是通过意象引导的精神共鸣,"势"是笔墨语言的展现,"境"是构思意蕴上的感受。这种"势"和"境",是客观的自然山川所没有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悟而加在审美客体身上的。"造境",就是通过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语言,用主观来改造客观的过程。
作者 马国军
出处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3期21-22,39,共3页 ART EVALUATION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