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降低传统丙酮丁醇发酵成本,以葛渣为原料进行丙酮丁醇发酵。通过研究葛渣经酸水解后残渣的有无、发酵温度、p H值调节剂的种类和含量以及活性炭的添加量等对发酵的影响,以期提高丁醇的生产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上述试验条件进行优化,丁醇及总溶剂产量均有较大提高,且最优的发酵温度、p H值调节剂含量及活性炭添加量分别为37℃、4. 0 g/L和3%,在最优条件下丁醇、总溶剂产量分别为7. 50、12. 98 g/L。当将上述试验结果在5 L发酵罐进行放大培养时,丁醇产量、丁醇生产强度、总溶剂的生产强度分别达到7. 30、0. 08、0. 13 g/(L·h)。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302-305,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1466014)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GJJ160388)
江西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编号:9232305387)
江西农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编号:201710410069
201810410015)
作者简介
李汉广(1978—),男,江西九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E-mail:lhg7886@sohu.com;通信作者:张庆华,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E-mail:zqh_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