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被注视是一种危险”:论《看不见的人》中的白人凝视与种族身份建构 被引量:23

“To be gazed at is one danger”: The White Gaze and the Raci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The Invisible Ma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种族社会制度下,"看"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活动,而是包含大量文化、政治和历史信息在内的主体交往实践。本文通过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场景来揭示种族权力结构是如何通过视觉来建构和维系的。看与被看实际是一种主体建构关系。白人一贯处在凝视主体的特权位置上,黑人则是被凝视的对象。这种凝视是充满规训力量的视觉暴力,试图规定黑人身体的意义,主导对黑人他者的想象和身份建构。正如在小说结尾处的地下煤窖场景所预示的那样,只有当"隐形人"不再充当被凝视的对象,争取反凝视的权力,才能为自我身份建构创造出可能性。
作者 陈后亮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34,共16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理论背景下当代西方文论热点研究”(18CWW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后亮,男,1979年生,山东大学文艺美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文论、美国非裔文学以及犯罪小说。近期发表的论文有《“一个另类种群”:〈雾都孤儿〉中的犯罪阶级想象》(载《外国文学评论》2017年第3期)、《佛教、中国功夫与美国种族问题——评约翰逊在〈中国〉里对东方文化的创造性使用》(载《中国比较文学》2017年第3期)等。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6

  • 1倪梁康.自识与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 2波特,R.等.剑桥医学史[M].张大庆,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0.
  • 3福柯,米歇尔.2011.临床医学的诞生[M].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 4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3.
  • 5汗民安.福柯的界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
  • 6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同20世纪思想主潮:上[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90

引证文献23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