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四十年的改革事业肇始于农村。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端于农村。从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秘密探索到中央高层的逐步认可,最终作为一项基本经营制度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源头也是在农村。中共中央、国务院1983年10月发布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乡镇建制恢复。全国人大1987年又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其后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了村民委员会。笔者曾将改革后的这种乡村治理格局称之为“乡政村治”。由此,在农村基层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时至今日,完善和健全这一治理格局仍然关乎能否实现农民的安居乐业、农业的稳定有序和农村的治理有效,关乎能否顺利达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战略研究"(17JZD017)
作者简介
张厚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