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的流变 被引量:19

The Evolveme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Modern Chin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五四时期,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和主干传入中国,被解读为经济史观。时人心目中的唯物史观既是一种历史观,又是一种人生观和社会观。1920年代辩证唯物论开始风行,唯物史观退居派生地位。1930年代唯物史观被等同于社会形态理论,具体落实为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翦伯赞等人的努力下,唯物史观发展为辩证唯物论之下的历史唯物论,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1938年"学术中国化"运动中出现了"历史唯物论的中国化"的呼声,中国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强调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最终将唯物史观导向阶级斗争学说。
作者 陈峰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9,共6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基金 山东大学齐鲁(仲英)青年学者项目(2015WLJH09)的资助
作者简介 陈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1

  • 1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J].历史研究,1998(6):5-16. 被引量:38
  • 2罗荣渠.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J].历史研究,1989(1):3-20. 被引量:45
  • 3《恽代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 4金灿然.《中国历史学的简单回顾和展望》,《解放日报》1941年11月20日.
  • 5佟冬.《我的历史》,《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4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83^84页.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0页.
  • 8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J].燕京社会科学,1949,2.
  • 9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J].新青年,.
  • 10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J].新青年,.

共引文献46

同被引文献401

引证文献19

二级引证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