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俗学视野下花鼓灯艺术的文化内涵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3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uagudeng Art from Perspective of Folklo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花鼓灯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一种活态的民俗艺术形式。本研究尝试从民俗学的视角分析花鼓灯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继而探讨花鼓灯的传承发展途径与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从民俗文化传承的角度提出保护与传承花鼓灯艺术的对策,如构建生态的保护与传承体系;拓展人为的传承空间;建立学校教育的传承模式等。以期引起各方面重视,保护花鼓灯艺术的生态环境,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一民间艺术。
作者 赵洁 程志龙
出处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8-121,共4页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3052015sk0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31)
作者简介 赵洁(1987—),女,安徽蚌埠人,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程志龙(1964-),男,安徽桐城人,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基本原理。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5

  • 1汪国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质——创生与融合的文明[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34-40. 被引量:17
  • 2李霞.论楚淮文化对道家生命观形成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4):25-29. 被引量:7
  • 3杜文澜.《古谣谚语》,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1月.
  • 4谢克林.《中国花鼓灯艺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14-23页.
  • 5孙小力.《元代艺术思想中的庄子哲学》,见程必定、魏捷.《淮河文化新探》,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8-100页.
  • 6史向前.《(淮南子)的“无为”论》,见程必定、魏捷.《淮河文化新探》,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 7[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 8许慎.《说文解字》(徐铉校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4、163页.
  • 9郭铁.《关于花鼓灯的继承传统与发展》[J].安徽舞坛,1983,(1).
  • 10管仲.管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