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法治技术模式探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针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引入网络安全学领域成熟的P2DR动态循环模型,在法治视野中构建起规则体系,探索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法治新路径。通过防护(P)、检测(D)、响应(R)三个环节的设计,实现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P)。理论层面,剖析与分辨网络社会思潮(P),解读与提炼社会主义法治精神(D),渗透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核心内涵(R),以构建"防御、甄别、引导"三个功能的法治理论体系;实践层面,以"循序渐进"为重点完善信息"入口"制度(P),以"隐私保护"为重点健全信息"通过"制度(D),以"责任落实"为重点推进信息"治理"制度(R),构建"防御、控制、惩戒"三个功能的法治实践体系。
作者 李栗燕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5-167,共13页 Academics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新时代构建网络空间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法治进路研究"(2018T110524)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P2DR法治路径研究"(2017M61186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维护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法治路径研究"(17BKS135)的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NK2018008)资助
作者简介 李栗燕,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博士后、特邀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法政治学、网络安全法治。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121

共引文献326

同被引文献71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