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二叠末期地球生物大灭绝事件已被众多地质学家所证实。近年来,随着全球海相P-T界线层型剖面和“金钉子”(GSSP)在中国浙江煤山确立,生物地层学的研究热点又转向陆相P-T界线研究。地处华北地区的山西,陆相二叠系、三叠系齐全,是该时期众多组名的命名地点,且各地层中保存有各门类动、植物化石,有望成为陆相P-T界线研究的理想地区。有观点认为,晚二叠世,由于全球气温急剧升高,植物大量死亡,陆生脊椎动物由于不适应高温及缺少食物来源而集群死亡。
作者
董黎阳
伊剑
DONG Liyang;YI Jian(Shanxi Museum of Geology,Taiyuan 030021,Shanxi,China)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1-862,共2页
Geology in China
基金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山西晚古生代锯齿龙类脊椎动物化石与地层系统调查"资助的成果
作者简介
董黎阳,男,1988年生,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E-mail:ryyuunang_919@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