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贵州半细毛羊肝片吸虫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16年7月威宁县某牧场养殖的130只绵羊出现病症,最初生病的绵羊呈现出体温升高的状态,其在采食量方面开始下降。之后,生病绵羊的精神不济,并且在一周的时间内有8只羊死亡。根据牧场养殖人员的介绍,130只病羊中有部分羊存在腹泻情况。1 羊肝片吸虫病发病特点羊肝片吸虫病多发于高温季节,6月份到9月份是其高发时期,病因是羊吃了附着着囊蚴的水草,从而引起疾病感染。该种病症对各个阶段、性别及品种的羊都具有感染性,并且如果是羔羊或者是绵羊感染了该病症,其死亡率更高。该病症具有流行性,且在低洼或者是沼泽地带的发病率更高,病症也将更加严重。2 羊肝片吸虫病临床诊断2.1 病理变化为了了解本次羊肝片吸虫病的病理变化,本次剖检了五只病死的绵羊,其病变情况相对一致,羊体本身比较消瘦,且水肿部位伴有黄色胶样物品。病羊肝脏出现明显萎缩,且表面出现凸面,肝脏质地更硬,边缘地带呈现出钝圆状态。除了肝脏出现明显变化,病死羊的胆囊部位也出现病变,其内部充满肝片吸虫的虫体,胆汁也变得稀薄。剖检的五只绵羊中有四只病死羊的胆管都被肝片吸虫填满,且其胆管的壁上出现钙化物质。一只病死羊的腹部出现腹膜炎症状,且其胆囊部位中所查到的肝片吸虫表象为偏平形状,形似叶片,长度大约在20毫米左右,宽度在6毫米左右,颜色为紫褐色。检查阶段的病死羊体内的片虫体多为43片虫体,最少的病害也达到了31片虫体。除肝脏及胆囊外,其他器官无病变情况。2.2 流行病学调查经过对威宁县地区的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地势中部开阔平缓,四周低矮,沟壑交错,江河奔流,在其后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且湿度较大。该地区的绵羊放牧地区主要是低洼的水沟以及潮湿的草地内部含有椎丝螺,其长度大约是5毫米,而宽度则为2毫米,调查临近牧场的羊群,其均有不同程度的羊肝片吸虫病,且发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类似,只是发病的程度不同。
作者 刘兰 邱家陵
出处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17期136-136,共1页 New Countrysid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