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规模养猪场仔猪黄白痢的预防策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生猪腹泻”是种猪养殖户对仔猪黄白痢的俗称,是初生仔猪中发病率较高、较为普遍且具有较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是由于大肠杆菌所致病的急性肠道感染疾病,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存在较大影响。当仔猪出现白色或黄色浆状粪便时,如不进行及时防止治疗,可造成大批仔猪死亡或僵猪的状况发生,而该种疾病,对于规模化养殖而言,是存在较大经济损失风险的仔猪疾病类型,本文就规模养猪场仔猪黄白痢及其预防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1 流行病学分析仔猪黄白痢的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在各规模化养殖的实际操作中均有发生,与喘气病、繁殖障碍症,三者被称为对养猪业规模化发展存在严重影响的三大疾病。黄痢的发病群体主要为仔猪出生后1~6日内,而青年母猪所产头胎仔猪具有更高发病率,发病急,死亡率高。白痢的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出生7日~1个月内的仔猪内,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主要对仔猪生长发育进程造成影响,一旦发病,较难根除。因此,在规模化养猪的实际操作中,对于黄白痢的预防防治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采用综合性科学防止措施做好预防防治工作。2 黄白痢临床症状2.1 黄痢临床症状黄痢发病潜伏期较短,自仔猪出生后12h内便可能发病,黄痢急性发病状况较为严重的仔猪,在未出现黄痢临床症状时便可能突然死亡。发病仔猪多出现精神不振,怕冷挤堆等状况,排便由黄色、灰黄色粪便,发展为肛门失禁,黄色稀水状粪便常在仔猪挣扎时呈水样喷出,此后仔猪出现急速消瘦,脱水严重导致死亡。2.2 白痢临床症状白痢发病仔猪为出生7~25日内乳猪。其发病最大特点是,粪便中有气泡,且具有浓重腥臭味。屏住肛门处常粘有白色粘稠粪便,随着病情持续发展,仔猪出现背毛杂乱、结膜异常变白,怕冷等症状,不进行有效治疗或成为僵猪。发病仔猪初期体温较高,怕冷,后期转正常,当快速脱水销售,最终导致死亡。2.3 病理解剖经解剖显示,白痢死亡仔猪出现全肠道感染症状的卡他性肠炎,少数发病仔猪腹腔内存在胶样感染分泌物。黄痢死亡仔猪严重脱水,肠道内因大量黄色液态粪便及气体出现膨胀,十二指肠附近存在严重急性卡他性肠炎症状,或伴有皮下水肿等症状。
作者 邓隆友
出处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17期129-129,共1页 New Countrysid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