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络舆论场中党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巩固党的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弄清楚舆情变化造成的影响,使执政意识形态在合适的时机得到调整与转向,实时了解舆情的变化,找准舆情的"阈值",加强"议程设置"的引导功能,合理利用"耗散结构"解冻舆论僵局,找到突破口,因势利导,将打造党的权威舆论传播体系建设提上日程,提升党的新闻传播治理能力,推动网络舆情治理始终能够科学、有序与和谐发展。
作者 李洪宾
出处 《科技风》 2018年第24期33-33,共1页
作者简介 李洪宾(1977-),男,讲师,研究方向:科技、生态文明等方向,就职于河南省民权县委党校。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3

  • 1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6):6-12. 被引量:119
  • 2祝华新.《网民成为压力集团是国家进步的象征》,《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30日.
  • 3喻国明.《“碎片化”语境下传播力量的构建》[J].新闻与传播,2006,.
  • 4王眉.《网络舆论的“污名化”效应与“多数的暴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20(12).
  • 5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网评:打通"两个舆论场"--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2011年7月Il曰,http://opinion.people.coin.en/GB/15119932.html.
  • 6温素威.《网络凸显名人话语权善用“名人意见场”》,《人民日报》,2012年7月18日.
  • 7西蒙·伦敦.《在"一人受众"时代赢利》,《金融时报》,2004年4月22日.
  •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7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10m/toutune/2013—07/17/e-116579110.htm.
  • 9张涛甫.《人民日报的改版不是孤立事件》,《东方早报》,2013年1月7日.
  • 10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网评:打通“两个舆论场”——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2011年7月11日http://opinion.people.coin.en/GB/151l9932.html.

共引文献5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