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宁波杭州湾滨海围垦地区典型土壤中设置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有机肥(OM,15 t·hm^(-2))、菇渣(MR,15 t·hm^(-2))、化学改良剂(SA,1.5 t·hm^(-2))、对照(CK),探明不同改良剂对土壤性质及西兰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兰花收获期土壤电导率表现为MR<OM<SA<CK,MR处理与CK相比土壤电导率下降27.1%,施用不同改良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P<0.05);西兰花产量表现为MR>OM>SA>CK,其中MR处理的产量比CK增加62.2%,增产效益可达28 455元·hm^(-2);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西兰花产量与作物生物学性状(株高、叶长、展开度、茎粗和花球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冗余分析(RDA)发现不同改良剂处理被明显区分开来,西兰花生物学性状指标(如株高)与土壤速效钾、全氮和有机质有较高的正相关,而与电导率和碱解氮呈负相关。因此,在宁波杭州湾滨海围垦地区施用菇渣15 t·hm^(-2)对盐渍土壤改良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西兰花产量和经济效益。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632-636,共5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宁波市农业重大项目(2016C11002)
宁波市生态循环农业项目(2015ST006)
宁波市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项目(2014C92012)
作者简介
汪峰(1982—),男,安徽潜山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资源利用,E-mail:fwang82@163.com。;通信作者:姚红燕,E-mail:yaohongyan2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