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媒介生态和艺术生态中的“网络文艺”刍议 被引量:3

On “Web Literature and Art” in New Media Ecology and Art Ec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总体格局中,"网络文艺"是艺术活动中活跃的生长性景观,也是艺术研究须密切关注的重要对象。在"全能语言"主导的媒介生态和"新型艺术生产方式"塑造的艺术生态中,基于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媒介的特质及其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可探索性地将"网络文艺"界定为:受网络技术、新媒体和社会变迁作用与影响而秉赋互联网艺术思维,并以新型艺术生产方式来表征时代生活、表达现代性体验和思想感情的审美艺术形式;其外延包括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演出等;其质的规定性有互联网艺术思维、新型艺术生产方式、审美艺术三个主要方面。 Among the current general patter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online literature and art”is an active and growing landscape in artistic a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object to which art research has paid close attention.In the media ecology of“Almighty Language”and the artistic ecology of“new art production method”,based on the Internet’s characteristics as a brand new medium and the revolutionary influence,this paper defines“web literature and art”as:influenced by Internet technology,new media and social changes,being endowed with Internet art thinking,it represents the life of the times,modernized experience,thought and emotions with new mode of artistic production;its extension includes web literature,web series,web show,web movie,web music,web comics,online games,web performances,etc.;its nature has three main aspects like the Internet artistic thinking,new mode of art production,and aesthetic art.
作者 彭文祥 PENG Wenxiang(Faculty o fA rts,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China,Beijing 100024,China)
出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中国传媒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网络文艺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CUC17F04)
关键词 媒介生态 艺术生态 互联网 网络文艺 质的规定性 mediaecology arteccfogy internet web literatureandart prescriptivenature
作者简介 彭文祥((968—),男,湖南茶陵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副学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中国人口宣教中心、河北电视台等传媒机构节目策划与评议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传媒艺术与文化等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7

  • 1聂玫,王磊.董永玉和他的爱犬[J].书摘,2005(3):26-27. 被引量:1
  • 2陈嘉明.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3):1-3. 被引量:20
  •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34页.
  •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4页.
  • 5[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孙周兴等译,九州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26页.
  • 6.《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5版.第1528页.
  • 7[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第84页,第85页,第86页,第89页,第89页,第86-87页,第79页,第81页,第79页,第79页,第90页
  • 8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139页.
  • 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23页.
  • 10[加]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453页。

共引文献24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