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研究非粮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重大意义。首先分析了1985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非粮化的发展及问题,然后从宏观与中观层面对非粮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从宏观层面看,非粮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是非粮化的格兰杰原因,是促进非粮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非粮化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还没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从中观层面看,13个粮食主产区非粮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呈越来越强的趋势;脉冲分析反映出约8个月的响应迟滞期,相对于东北、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非粮化受经济增长的刺激影响较大且反应灵敏。据此建议:兼顾国家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区别看待三大粮食主产区非粮化,做好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规范非粮化;优化非粮的内部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发掘非粮对经济增长的潜力与价值。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58-63,共6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16CGL038)
河南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8A630071)
作者简介
闫建伟(1984—),男,河南商丘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经济研究。E-mail:15405139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