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魏晋玄学之“言意之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对汤用彤先生《言意之辨》论述内容加以阐述,并在对言意关系进行进一步论述的基础上,试将言意之辨作为魏晋玄学家建构其形上学的方法与柏拉图构筑理念论的辩证法相比较,将两者的相通与相异加以阐述,并由此阐发,最后提出自己对魏晋玄学的方法论的一些见解。
作者
黄敏
黄兰兰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出处
《纳税》
2017年第9期121-123,共3页
Tax Paying
关键词
魏晋玄学
言意之辨
辩证法
方法论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暴庆刚,杨小华.
言意之辨在王弼经典诠释中的运用及其方法论意义[J]
.江淮论坛,2015(4):149-154.
被引量:1
2
刘习根.
“形而上学”形式的辩证法——柏拉图辩证法新探[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1):70-74.
被引量:3
3
王晓毅.
魏普"言意之辨"的形成及其意义[J]
.山东社会科学,1989(5):58-6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3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共引文献
5
1
蔡彦峰.
玄学“言意之辨”与陆机《文赋》的理论建构[J]
.文艺理论研究,2009(2):124-129.
被引量:7
2
朱秋云,左宏阁.
浅析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7):72-74.
3
蒋哲杰.
从文化会通看王弼的“得意忘言”与奥利金的“寓意解经”[J]
.理论月刊,2013(4):64-67.
4
张和合,张伯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斐多篇》主要内容的存疑与释疑[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07-110.
5
续书娴.
柏拉图哲学思想述评[J]
.才智,2011,0(35):200-203.
被引量:1
1
孙玮玥,雷学华.
荀粲性格对其玄学思想的影响[J]
.兰台世界,2017(17):102-104.
2
白凤琳.
《咏怀诗·其一》鉴赏——文采精美与意蕴深远的高度融合[J]
.长江丛刊,2017,0(22):62-62.
3
嚴耀中.
關於魏晉玄學屬性的再辨析[J]
.中华文史论丛,2017(4):211-230.
被引量:2
4
彭建国,田珊.
培育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论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7,0(11):45-46.
被引量:2
5
林晓芝.
论中国古代形象思维文艺理论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意义[J]
.学术问题研究,2017,13(1):11-14.
6
舒昌勇.
《洛阳伽蓝记校注》史实异议[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37(2):93-95.
7
刘康.
独守千秋纸上尘——古希腊哲学与当代中国问题之反思[J]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6(1):312-352.
被引量:1
8
刘运好,吴强.
论言意与性情之诗学关系[J]
.江淮论坛,2017(6):132-139.
9
陈开华.
谷寒松的“关系形上学”研究[J]
.中国天主教,2017,0(5):19-26.
10
傅纯仁.
谈唯心主义在认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J]
.红河学院学报,1986,0(2):81-84.
纳税
201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