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绿色农业的发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绿色农业属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得到提高,绿色农业的推广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的绿色农业并不是放弃现代农业,回归传统,而是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优势,促进农业的发展,属于新时代的新型产物。文章从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出发,结合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发展绿色农业做了有关论述。
作者
逯汉宁
机构地区
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0期169-169,共1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发展意义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刘永军,张平.
小议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及其途径[J]
.民营科技,2008(2):78-79.
被引量:4
2
王锋.
小议发展绿色农业的若干途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8):187-187.
被引量:5
3
翁伯琦,徐晓俞,罗旭辉,钟珍梅,郑开斌,应朝阳.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启示[J]
.山地学报,2014,32(2):141-149.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刘洪生.
生态修复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几种应用模式分析[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1):31-33.
被引量:10
2
王维明,陈明华,林敬兰,吴清泉,钟炳林,岳辉.
长汀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4):73-77.
被引量:45
3
江洪,王钦敏,汪小钦.
福建省长汀县植被覆盖度遥感动态监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1):126-132.
被引量:63
4
吕一河,傅伯杰,陈利顶.
生态建设的理论分析[J]
.生态学报,2006,26(11):3891-3897.
被引量:38
5
陈志彪.
草—牧—沼—果循环模式与长汀水土保持实践[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19(1):27-30.
被引量:11
6
岳辉,曾河水.
等高草灌带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与成效[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19(1):31-33.
被引量:6
7
杨学震,钟炳林,谢小东,等.丘陵红壤的土壤侵蚀与治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47-208.
8
治理水土流失 建设生态长汀[J]
.中国水土保持,2007(3):12-14.
被引量:2
9
沈素真,颜玉旋,施兰香,雷君儒.
花岗岩侵蚀地自然生态修复区域研究——以长汀根溪河流域为例[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6):81-84.
被引量:3
10
Govers G, Everaert W, Poesen J,et al. A long flume study of the dynam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sistance of a loamy soil to concentrated flow erosion [J]. Earth Surf. Processes Landforms,1990, 11:515-24.
共引文献
30
1
董建恩,丁秀玲,殷明林,徐勇.
绿色农业的发展意义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328-328.
2
张鑫.
对构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几点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2):134-135.
被引量:1
3
潘立新.
生态旅游视角下水土流失区治理开发研究——以江淮分水岭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15(6):177-182.
被引量:4
4
陈建林.
浅谈南安市洪濑镇四都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J]
.科技风,2015(12):147-147.
5
黄颖,罗旭辉,钟珍梅,曾玉荣,翁伯琦.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15,30(8):817-824.
被引量:7
6
陈国芳.
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绿色农业发展研究[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6(2):155-156.
被引量:1
7
高承芳,张晓佩,刘远.
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
.福建农业科技,2015,46(11):71-74.
被引量:3
8
彭绍云.
福建省长汀县小流域生态经济的探索与实践[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6,28(3):36-39.
被引量:1
9
刘桂云.
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绿色农业发展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32):283-283.
10
陈樟昊,姚雄,余坤勇,刘健.
南方典型红壤区生态脆弱性与土壤侵蚀的演化关系[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37(4):82-9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6
1
周国富.
赤水市土地生产潜力初步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4(4):52-57.
被引量:2
2
鄢明才,顾铁新,迟清华,王春书.
中国土壤化学元素丰度与表生地球化学特征[J]
.物探与化探,1997,21(3):161-167.
被引量:182
3
刘国栋,崔玉军,谭福成,王恩宝,温丹.
黑龙江五常地区土壤肥力及环境健康评价[J]
.现代地质,2008,22(6):1010-1014.
被引量:10
4
何邵麟.
贵州表生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特征[J]
.贵州地质,1998,15(2):149-156.
被引量:49
5
何邵麟,李朝晋,潘自平,罗明学,孟伟,莫春虎,王芳.
贵阳市红枫湖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与环境质量评价[J]
.物探与化探,2012,36(2):273-276.
被引量:5
6
闫利会,周忠发,王媛媛.
丹霞地区水土流失遥感评价及空间分异——以贵州省赤水市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491-4495.
被引量:9
7
靖彦,陈效民,刘祖香,黄欠如,李秋霞,陈晨,卢绍山.
生物黑炭与无机肥料配施对旱作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4):989-994.
被引量:37
8
于小俸,彭蓬,肖利红.
酸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与修复——以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3):1090-1093.
被引量:8
9
张祥,王典,姜存仓,朱盼,雷晶,彭抒昂.
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8):979-984.
被引量:127
10
李翠翠,李世杰,罗荣琴,王晓丹,张进.
贵州省毕节市威奢乡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特征研究[J]
.地球与环境,2014,42(2):238-24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王农,李无双,潘淑君,郑庆祥,布飞.
发展绿色农业的探讨与思考[J]
.天津农业科学,2018,24(5):30-32.
被引量:8
2
唐婷婷,牟军,田文明,唐佐其,强希润,王安华.
贵州省赤水市耕(园)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J]
.贵州地质,2020,37(3):244-25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郑文哲.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分析[J]
.北方农业学报,2018,46(4):135-138.
被引量:2
2
周海波,苏小波,付江凡.
生态经济背景下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
.世界农业,2018(12):226-230.
被引量:24
3
陶祥,李涵,柯燚,曹桦,陈丽,田敏,孙丹,陆琳.
昆明地区垂直绿化植物品种筛选及肥水试验初探[J]
.山西农业科学,2019,47(8):1390-1394.
4
魏博,张军飞,王海涛.
垃圾处理的“特色小镇模式”实践与探索——以陕西西咸新区垃圾处理特色小镇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4):50-56.
被引量:1
5
张斌彦.
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种子科技,2019,37(12):132-133.
6
王秀丽.
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博弈分析[J]
.当代经济,2019,0(11):97-99.
7
戴晓鹂,黄天添.
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
.创新科技,2019,19(10):70-79.
被引量:2
8
任维,万大学.
贵州省六枝特区耕地土壤养分的地球化学等级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2021,49(5):123-130.
被引量:4
9
毛国锋,刘新兰,戴爱梅.
推进农药减量发展绿色农业措施建议[J]
.新疆农业科技,2022(1):32-34.
被引量:2
1
浦东新区: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J]
.上海人大月刊,2017,0(11):21-21.
农业与技术
201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