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特邀主编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西藏高原是东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地学研究者向往的天然实验室,也是我国找矿突破行动的主战场。数十年来,随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的部署实施,基础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商业性勘查的及时跟进,特提斯洋开启、俯冲、大陆碰撞理论创新,找矿勘查评价方法与技术组合,找矿突破实践等研究成为西藏地质工作的主旋律。短短20年间,先后实施地质大调查、青藏专项以及三轮国家973项目,我国地质学家创建了特提斯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构建了特提斯洋俯冲成矿模式、东特提斯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成矿模式;新评价了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产于陆相火山岩地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发现了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叠加斑岩成矿的矿床新类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新类型,新发现了还原型、氧化型岛弧斑岩铜(金)矿床;在基础地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基础上,扎实推进了国家铜资源储备基地建设。因此,本文集的主题是:“成矿背景与超大型矿床、新类型矿床”。
作者 唐菊兴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9-570,共2页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作者简介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调查局“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多金属矿资源基地调查”项目负责人《地球学报》副主编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