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流行语何以“流行”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一种变体,也是一种新兴的另类话语表达。作为网民使用的一种时尚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话语表达。通过揭示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传播动因、传播要素、传播环节,探究其传播规律,对其进行引导,有利于促进语言系统健康、合理发展。
作者
王欢
庞林源
机构地区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30-131,共2页
People's Tribune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集体狂欢
传播规律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作者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朱晓彧,冯美.
网络流行语生成传播机制探究——以“XX体”为例[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4):112-118.
被引量:15
2
蒋秀玲,彭金定.
网络流行语扩散机制研究:三种视角及其整合[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2):98-10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秦秀白.
网语和网话[J]
.外语电化教学,2003(6):1-6.
被引量:198
2
孙伟平,贾旭东.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J]
.哲学研究,1998(8):10-16.
被引量:99
3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2005,4(6):54-64.
被引量:1835
4
邓新民.
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
.探索,2006(2):134-138.
被引量:452
5
赵改梅,王晓斌.
模因与流行语传播探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5(2):25-27.
被引量:27
6
余志鸿.《符号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83页.
7
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6.9-10,96.
8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
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
[英]玛格丽特·A.罗斯著,王海萌译.《戏仿:古代、现代与后现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32页.
共引文献
15
1
陈千里.
符号学视域下网络语言的特征及传播机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25(5):40-44.
2
骆昌日,何婷婷.
近十年来我国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及传播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2):108-115.
被引量:47
3
李海红.
语言模因视角下网络新兴语“××哒”的传播机制研究[J]
.新乡学院学报,2016,33(1):33-35.
被引量:1
4
倪建均.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流行语泛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1):76-78.
被引量:10
5
王欢,庞林源.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要素解读[J]
.青年记者,2017,0(35):35-36.
被引量:4
6
赵呈晨,郑欣.
共享式传播:青年同辈群体中网络语言流动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4):72-80.
被引量:51
7
李凤兰,彭红秀,杜云素.
焦虑中的反叛与韧性:青少年网络交往中的话语表达[J]
.中国青年研究,2018(8):17-22.
被引量:10
8
周彬.
网络流行语多学科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3):92-98.
被引量:2
9
王芬.
网络流行语扩散中心隐喻和转喻认知语用探析——基于模因论视阈[J]
.龙岩学院学报,2018,36(1):52-56.
10
王宁,潘丽霞.
网络流行体的分类与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20):58-60.
同被引文献
2
1
杨竹,孙莲花.
“萌”与“萌え”的中日对比研究[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20(6):95-98.
被引量:8
2
呼红宝,蒋长刚.
流行语“萌”的模因论阐释[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8):111-1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刘琳,谯燕.
探析网络流行语“卖萌”[J]
.传媒论坛,2020,3(21):48-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梁晨,刘紫英.
基于百度指数和谷歌趋势分析日源流行语传播特征[J]
.科技传播,2021,13(9):122-125.
1
王清华.
版面编辑的创新意识[J]
.传媒观察,1998,0(3):58-58.
2
雷光琦,何昕.
报纸编采人员的读者意识[J]
.理论观察,2005(2):137-137.
3
穆子.
不必视电子阅读为“另类”[J]
.中华魂,2017,0(7):27-28.
4
季静.
电视剧网络口碑传播的特征及路径[J]
.编辑之友,2017(6):54-57.
被引量:2
5
林钺峰.
如何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的思考[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0):247-247.
6
韩文举,张红帅.
论网络热词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想[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1):279-279.
被引量:1
7
夏宁.
新媒体环境下期刊出版及其数据库建设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17,0(4):71-72.
8
白玉红.
“微信体”语言生成方式初探[J]
.科技资讯,2017,15(12):218-218.
人民论坛
2017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